2018年呈現“一枝獨秀”狀態的房地產信托正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
8月20日,有市場傳言稱,部分地區的銀監局發文暫停新增地產信托的報備,已過審的信托計劃可發行。記者采訪多地信托公司后獲悉,確實有個別地區的信托公司接到監管的窗口指導,要求后續審慎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但這一指導并非行業普遍現象,截至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的房地產信托業務仍正常開展。
地產信托逆勢增長
有接到監管窗口指導意見的信托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監管的最新指導意見是,鑒于此前地產信托業務開展數量較多,規模增長過快,為防范風險,后續信托公司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要審慎。
“監管沒有明確指出要暫停新增地產信托業務,但確實反復強調了后續要審慎開展。”前述高管人士表示。
來自用益信托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20日,各家信托公司共計發行2450款房地產信托計劃,發行總規模(不完全統計)達5363.8億元。而去年同期發行的房地產信托計劃共計926款,發行總規模為3228.24億元。房地產信托的發行數量和規模分別同比增長164.58%和66.15%。
2018年,在整個信托行業的資管規模呈現下行狀態的背景下,房地產信托的逆勢增長令人矚目。與此同時,其收益率水平也水漲船高。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員孔慧芳的研究統計顯示,在收益率方面,上半年房地產類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7.89%,居各類產品之首。具體來看,房地產信托產品的最高收益率從去年12月的7.9053%上升到今年6月的8.3077%,總體上浮0.4024個百分點。
記者在用益信托的官網發現,近期某信托公司發行的一款房地產信托產品的最高預期收益率達到9.98%,距離10%已是一步之遙。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小型房企通過房地產信托融資的成本普遍在12%至13%,大型地產公司的融資成本稍低,約為10%。
“今年以來房地產信托業務的增速確實過快,加上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一直持續,監管出于審慎原則對個別公司進行指導也是情理之中。”某信托公司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另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人士認為,部分中小信托公司在展業方面相對激進,或是接到監管指導的原因之一。
科學監管不會實施“一刀切”
華東地區某信托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目前房企依舊存在較大融資需求,而銀行貸款、債券等融資渠道受阻,使得今年以來房地產信托的需求增加。當前雖然信托公司都在積極轉型,大力發展創新業務,但不可否認的是,眼下房地產信托仍是支撐信托公司信托規模和利潤增長的主要業務。
另一方面,據記者了解,信托公司在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方面的風控舉措今年以來有所加強。雖然大部分信托公司開展的房地產信托業務仍是債權類業務,但是“首先要滿足‘四三二’條件的項目才能做;其次對于項目所在城市、項目本身的質量以及交易對手都有規定;最后在做具體業務時,有些信托公司的部分項目甚至開始實施‘受托支付’制度,資金都根據地產商提供的發票直接打至特定賬戶,風控舉措非常嚴格。”前述大型信托公司人士透露。
另一家大型信托公司的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不久前已經主動暫停房地產信托業務的開展。
截至記者發稿,對于市場傳言的多地銀監局發文暫停新增地產信托的報備一事,上海銀監局表態稱,上海局并未暫停房地產信托產品的報備,既未發文,也無窗口指導。對于此事,信托業內人士的普遍觀點是:盡管地產信托增速過快,但監管不可能對房地產信托產品的報備實施“一刀切”式的暫停,只會對部分展業過快的公司提出審慎經營的指導意見。
“畢竟房地產行業對于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大,今年以來信托又是地產商融資的重要渠道之一,如果整個信托行業都暫停房地產信托的新增業務,后續很可能造成部分房地產商的流動性問題,從而引發更大的風險。”上述信托公司高管表示,但后續信托公司對于房地產信托業務或將更加審慎,將以合規為基本原則,加強投后管理以防范風險。(記者 金蘋蘋)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