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新京報記者從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網站獲悉,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遞交了一份關于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滬高鐵”)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這意味著,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控股的京滬高鐵在A股上市的工作開啟。
在準備上市的過程中,中信建投證券將督導京滬高鐵核查公司在設立、改制重組、股權設置和轉讓、增資擴股、資產評估、資本驗證等方面是否合法、有效,產權關系是否明晰,股權結構是否符合有關規定。京滬高鐵有望于2019年內完成輔導驗收。
鐵總未來是否會上市,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但業界人士認為,以鐵總的巨型體量,短期來看整體上市可能性較低,鐵總可能會將旗下優質資產分批上市。京滬高鐵此前也曾傳出準備上市的消息。
京滬高鐵已簽訂上市輔導協議
記者在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中看到,中信建投證券和京滬高鐵于2018年10月22日簽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協議。
上市輔導的目標是,促進京滬高鐵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形成獨立運營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督促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5%以上(含5%)股份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或其法定代表人)及其他重要人員全面理解境內發行上市的有關法律法規、境內證券市場規范運作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樹立進入證券市場的誠信意識、法制意識,具備進入證券市場的基本條件;同時促進輔導機構履行勤勉盡責義務。
中信建投證券還會輔導京滬高鐵核查公司在設立、改制重組、股權設置和轉讓、增資擴股、資產評估、資本驗證等方面是否合法、有效,產權關系是否明晰,股權結構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督促公司實現獨立運營,做到業務、資產、人員、財務、機構獨立完整,主營業務突出,形成核心競爭力。
中信建投證券還將核查京滬高鐵是否按規定妥善處置了商標、專利、土地、房屋等的法律權屬問題;督促規范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的關系;督促公司建立和完善規范的內部決策和控制制度,形成有效的財務、投資以及內部約束和激勵制度;督促公司建立健全公司財務會計管理體系,杜絕會計虛假。
輔導機構還將督促京滬高鐵形成明確的業務發展目標和未來發展計劃,并制定可行的募股資金投向及其他投資項目的規劃;針對公司的具體情況確定書面考試的內容,并接受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監督;對公司是否達到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條件進行綜合評估,協助公司開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準備工作等。
2017年京滬高鐵日賺近3500萬
公開資料顯示,京滬高鐵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1年全線通車,注冊資本達1306.23億元,建設成本2200億元。新華社曾在報道京滬高鐵時稱,它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它貫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7省市,連接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全長1318公里。
天眼查顯示,目前京滬高鐵背后的股東為10余家企業,包括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河北建投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南京鐵路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鐵路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
作為世界上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的業績怎么樣?
天津鐵路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說明書顯示,截至2013年底,京滬高鐵營業收入181.97億元,凈利潤-12.94億元。說明書披露,京滬高鐵當時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京津高速、滬寧城際高鐵等對京滬高鐵產生了分流作用,客流量還需一段培育期。而截至2014年9月末,京滬高鐵的凈利潤已經達到19.76億元。
作為股東的河北建投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2018年跟蹤評級報告顯示,2014-2017年這四年時間,京滬高鐵累計收獲利潤311.7億元。具體來看,2016年,京滬高鐵運輸收入為263.08億元,利潤高達95.27億元。2017年京滬高鐵運輸收入為295.95億元,利潤達到127.16億元,較2016年分別增加32.87億元和31.89億元。如果以天來計算,2017年京滬高鐵日均實現3483.84萬元利潤。
廣深、大秦鐵路已探路資本市場
實際上,鐵總未來是否會上市,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不少業界人士認為,以鐵總的巨型體量,短期來看整體上市可能性較低,但是鐵總旗下優質資產分批上市還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作為鐵總旗下重要資產,京滬高鐵去年就傳出了準備上市的消息。
天眼查顯示,早在2016年9月1日,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就曾進行過戰略融資,投資方是全國社?;鸾K交通控股平安資產。去年11月,有媒體報道,京滬高鐵上市即將進入實際操作層面,中國鐵路總公司已著手上市前期準備工作。
相比于目前還未上市的京滬高鐵,廣深鐵路、大秦鐵路已經在資本市場上探起了路。
廣深鐵路又名廣深城際鐵路,是中國廣東省內首條連接廣州市、東莞市與深圳市之間的城際快速客運專線,呈西北至東南走向。廣深鐵路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83.31億元,同比增長6.08%,凈利潤10.15億元,同比下跌12.34%。2018年前三季,廣深鐵路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74%,凈利潤同比增長8.47%。
大秦鐵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島市,縱貫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長653千米,是中國西煤東運的主要通道之一。截至2017年底,大秦鐵路實現營業收入556.36億元,同比增長24.68%,凈利潤133.50億元,同比增長86.23%。2018年前三季度,大秦鐵路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23%,凈利潤同比增長7.98%。
鐵總旗下子公司中鐵特貨也于去年底披露上市計劃。2018年12月,新京報記者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看到,中鐵特貨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總共20%的股權正在掛牌轉讓,這家注冊于2003年、注冊資本184.43億元的公司,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股權轉讓公告中稱,本次股權轉讓后,中鐵特貨將于2019年啟動股份制改革、申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未來IPO募集資金將規劃用于收購三十多個物流場站等,擴大公司經營規模。
鐵總曾邀阿里、騰訊參與混改
去年10月31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的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鐵總實現稅后利潤-2700萬元。記者查閱上一年財報發現,相較于2017年同期稅后利潤-11.4億元,鐵總去年前三季凈虧損額已經大幅縮減。
鐵總的虧損額大幅縮減,離不開良好的營收業績。2017年前三季度,鐵總營業利潤為366.31億元,而2018年前三季度,這一數據上升至386.82億元。
鐵路領域資深人士、同濟大學教授孫章向記者表示,近年來,鐵總改革的思路越來越開放,從與互聯網巨頭混改到貼近民生的刷臉支付、接通外部送餐渠道、在線選座等,這些都有助于拓寬鐵總的盈利點,虧損額度逐漸下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近年來,鐵總混改在加速推進。2017年5月、7月,鐵總相關負責人分別與阿里巴巴、騰訊會面,邀請上述兩家企業參與鐵總混改。在先后兩次會談中,鐵總均提出要推動高鐵網和互聯網“雙網融合”,助力打造智慧鐵路。鐵總提出,期待與上述兩家企業在智慧鐵路、無現金出行、“刷臉”進站、國際物流、電子支付等領域深化合作。
2017年8月,順豐控股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將會認真研究并積極參與鐵總改革。順豐控股表示,過去幾年和鐵總一直有很好的合作,有數十部電商專列在運輸公司貨物,未來公司仍將繼續加大與鐵總合作力度。關于鐵總的改革,公司將會進行認真研究并積極參與。
除了在沿線投資地產項目等傳統方式之外,更多層面賺取廣告費也是鐵總創收方式之一。2016年起,12306網站上的訂票首頁就上線了商業廣告。據當時媒體報道,首批登陸的品牌有五家,分別是吉利汽車、滬江網校、SEPHORA(絲芙蘭)、360hitao、2345網址導航等。
同年,全國鐵路客票票面廣告項目全面啟動公開招商,招商共涉及17個鐵路局。根據當時媒體報道,招商完成后,車票正面只發布文字類廣告,如果招商全部成功,預計當年發售的“廣告火車票”將達22億張。如今在12306購買火車票后,乘客都有可能收到帶有廣告的火車票和通知短信。
新京報記者 林子 編輯 趙澤校對張彥君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