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的新冠疫情到年中的洪澇災害,2020年,我們走過了不一樣的庚子鼠年。
自6月以來,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連續的暴雨天氣,致多地水位上漲,部分地區更是超過歷史最高水平,洪澇災害隨之而來。尤其是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
有資料顯示,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黃河上游、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后發生1號洪水。
不確定的意外,令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強降雨導致的部分農田和農業設施被淹被毀,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威脅。面對工作受阻、生活受困的現實,一場全國性的“救災重啟”行動正在崛起。而保險,也成為這場行動中的重要“沖鋒者”。
國壽財險,國有險企之一,在這場“救災”行動中亦擔起重任。各省聯動,以加碼科技服務、兌現產品保障、落實便民等多項舉措,踐行著保險服務“三農”的使命與擔當。
江西:借科技拼速度,24小時內賠款給付
江西,今年汛情的重災區,也是受洪澇災害影響最大的地區之一。
身為產糧食大省的江西,素以“魚米之鄉”著稱。播種于鄱陽湖附近的水稻田,本有天然的“灌溉池”。肥沃的土地,自然環境的優勢濕潤的氣候,使鄱陽湖周邊成為孕育優質大米的良地。
但自7月以來,江西北部地區連續出現大暴雨,加之長江上游水情影響,多地江河湖泊水位已超警戒。大面積農田被淹,農作物受災嚴重。
面對這場波及范圍大的災情,國壽財險果斷前行。據悉,災情發生后,國壽財險農村業務部提前布控,第一時間聯系衛星遙感專業機構,利用科技手段為災區的防災減損、損失評估提供技術支持。
國壽財險江西省分公司第一時間召開農業保險特大水災應急響應啟動會,通報了全省農業保險受災情況,對災情應急工作進行了部署,省、市、縣三級公司全力配合,科學應對,有序組織查勘人員奔赴一線開展事故救援和理賠服務工作,為客戶恢復生產保駕護航。
7月11日,國壽財險江西省分公司工作人員緊急趕赴鄱陽縣游城鄉察看災情,了解承保農戶受災情況,現場結合衛星遙感技術反饋的信息確認受災農戶吳某的損失后,當即達成理賠協議,向其支付保險理賠款16.65萬元。
此時距接到吳某報案電話不超過24小時,這也是此次災情中分公司賠付的首筆農業保險賠款。
據悉,在此次救災過程中,國壽財險總、分公司農村業務部理賠人員啟用無人機對承保標的進行現場查勘定損。
此外,在當地政府人員組織進行潰堤封堵工作的同時,國壽財險總、省、市、縣農險工作人員也共同進行受災標的查勘定損工作。
福建:因地施險,啟動農業氣象巨災指數保險救災
“幸好投保了農業氣象巨災指數保險,水災過后保險公司迅速兌現賠款,鄉政府不用再為救災經費發愁,極大提高了救災效率。”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澄源鄉人民政府黨委書記陳仁輝表示。
福建,臨海的地理位置,給予它豐富的水產資源,但不確定的氣象災害,也成為福建不得不面的現實。
據悉,南平地區強降水及由此引發的次生災害是當地農戶心頭的愁云,大災過后大筆救災經費也是政府部門頭疼的事。為助力地方政府提升災后救助能力,2019年,國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為南平市政和縣量身打造了農業氣象巨災指數保險。
該險種把巨災保險和指數保險相結合,以政府部門作為投保人,以預先設定的氣象災害指數(如風災、凍害、強降水等指數)作為保險賠償的依據。當投保區域內約定氣象站觀測到的氣象災害指數達到或超過設定標準時,公司即根據約定標準給予政府賠償。
國壽財險相關人士表示,該險種破解了財政預算“無災不能用,有災不夠用”的難題,有效提升了政府部門災后救助能力,有力保障農戶的收益。
以福建省的政和縣為例,今年4月,政和縣澄源鄉政府向國壽財險南平市中心支公司投保了農業氣象巨災指數保險。隨著汛期到來,南平多地頻降暴雨,引發了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給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損失。政和縣澄源鄉茭白種植產業和設施種植產業損失嚴重。災情發生后,國壽財險南平中支工作人員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部門公布的數據,發現觸發理賠后,第一時間聯系澄源鄉政府溝通理賠事宜,并快速將102萬元理賠款支付到位,助力當地政府高效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幫助受災農戶災后重建,迅速恢復生產。
據國壽財險介紹,自2019年試點以來,農業氣象巨災指數保險已在福建寧德、漳州、南平、莆田等地落地,累計提供風險保障8000余萬元。
安徽:災情就是命令,快速理賠以“護農之家”
安徽,長江流域的關鍵“閘口”,在今年的汛期,擔起了“上保河南,下保江蘇”的重任。尤其是面對洪澇災害的威脅,安徽省王家壩的開閘泄洪,拯救了數千萬人民。
有數據顯示,7月6日8時至7日14時,黃山市平均降雨量142.5毫米,567個監測站點中超100毫米站點327個,超200毫米站點36個,降雨最大站點黟縣梧村272.5毫米,其次為黟縣261毫米。
各區縣大小河流水位暴漲,多個集鎮和村莊被淹,企業廠房、倉庫、各地農房受損嚴重……
面對救災任務的急迫,國壽財險黃山市中支公司緊急啟動應急預案,安排專人開展受災農房信息采集工作,組織人員對休寧、祁門、黟縣參保的農房開展查勘、定損工作。
據悉,在國壽財險黃山市中支公司的勘察中,有3個縣域約229戶農戶居住房屋因暴雨受到不同程度損害。對此,公司快速反應,開辟快速理賠通道、簡化理賠手續。
7月8日上午,國壽財險黃山市中支公司就完成了對受災較重的10戶的理賠工作。截至目前,國壽財險黃山市中支公司已累計賠付28戶,將19.31萬理賠款支付到賬。
此外,安徽六安和蕪湖地區也受暴雨侵襲,國壽財險安徽分公司承保的水稻種植保險,受暴雨災害損失嚴重,公司急客戶所及,不畏艱險第一時間組織理賠服務人員,捐贈水泵等排水設備,協助當地政府和應急管理部門對洪澇和湖水倒灌地區開展稻田排澇搶險工作。
在阜陽市,近日“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迎來近13年首次開閘泄洪。為切實保障行洪區內農民財產安全和農作物損失,阜陽市公司和潁上縣公司領導在凌晨六點趕到潁上縣王崗行蓄洪區,充分發揮王崗鎮三農保險服務站的基層網絡和人員優勢,第一時間支援受災農戶轉移財產,開展所承保特色農險損失核定,用實際行動向行蓄洪區農戶“舍小家保大家”的犧牲精神致敬,也獲得當地政府和農戶的高度贊賞,彰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擔當。
貴州:多舉措并行,助力受災群眾脫困
貴州,我國西南內陸地區腹地,也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入汛以來,貴州省已連續發生12輪強降雨天氣,引發了多起山洪地質災害并造成嚴重災情。7月8日,貴州省更是啟動地質災害Ⅱ級應急響應。
面對這場“意外”的災害,國壽財險貴州省分公司迎難而上。據介紹,6月下旬,習水縣連續遭受特大暴雨極端惡劣天氣,山體滑坡、交通阻斷,習水縣支公司第一時間奔赴一線開展查勘定損工作,并承辦習水縣汛期涉農保險現場理賠大會。
7月8日,納雍縣寨樂鎮遭受暴雨極端惡劣天氣,畢節中心支公司高度重視,由總經理室帶隊,會同寨樂鎮書記、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共同查災,利用無人機、測畝儀等快速定損,農戶于報案后7日獲得保險賠償,賠付金額為28.416萬元。
多渠道協助洪澇災害客戶出險報案,啟動應急準備,開啟綠色通道,簡化理賠手續和流程……在此次災情處置中,國壽財險貴州分公司多舉措并行。
此外,為了更好、更快、更準確災情下的“傷害”,國壽財險還采用無人機航拍、圖片記錄、視頻記錄、語音記錄、走訪農戶等方式快速核查受災受損情況。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更是一次與災情的較量。國壽財險多地分公司“齊上陣”,彰顯了保險的大力量。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