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

2020年廣州市文化產業整體表現穩定 新業態更智慧更豐富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資訊 > 財經 > 正文  2021-03-02 08:33:50 來源:廣州日報

據廣州市統計局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廣州市文化產業整體表現穩定,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2822家,與上年基本持;實現營業收入4026.42億元。其中,以多媒體、游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互聯網游戲服務和增值電信文化服務為代表的文化新業態發展勢頭迅猛。

“文化+”式融合

新業態更智慧更豐富

廣州文化產業的地位日益凸顯,與各領域的嫁接、互聯、酵化的廣度、深度都在不斷擴展。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廣州數字文化新業態逆勢上揚,網絡動漫、網絡音樂、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業態的流量大增,整體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在2020文交會首次舉行的文旅業態成果展上,“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旅游+科技”等豐富新奇的新業態內容,吸引了眾多與會者、市民積極參與和了解。參會的多位業界人士表示,更智慧、更豐富、沉浸式的全新體驗,將是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新業態展覽”熱鬧非凡,折射出的是廣州在文化新業態發展領域的勃勃生機。伴隨著5G、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術的發展,數字內容、動漫游戲、視頻直播、互聯網文化、數字出版、社交媒體等新興文化業態發展強勁,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廣州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共有單位598家,數量與上年持;實現營業收入1711.57億元,同比增長16.4%。

其中,互聯網游戲服務,多媒體、游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兩大數字內容創作領域和互聯網文化娛樂臺這一傳播渠道,營業收入規模均超百億元級,同比均增長20%以上;互聯網搜索服務、廣播電視集成播控兩大信息服務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均超過10%;增值電信文化服務隨著5G技術應用,增勢強勁,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3%。

強者云集

“行業領頭羊”互相促進

產業的活力,源自“行業領頭羊”聚集,互相促進。截至2020年10月,廣州市的國內外上市文化企業達到45家,2019年有8家廣州文化企業入選2019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榜。

年來,廣州文化產業發展提速,總部位于廣州的微信繼續領跑全國的社交媒體市場,活躍用戶占比79.12%,網易游戲、三七互娛等引領游戲行業的第一陣營??崧?要出發)2016~2019年連續四年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泛娛樂產業年來也異軍突起,歡聚時代、虎牙直播等網絡直播企業均成為國內的行業巨頭。數字音樂也涌現出酷狗、荔枝FM等龍頭企業。此外,廣州在超高清視頻板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首次在廣州舉辦,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的創意產業視頻園區落戶廣州。

文化與科技融合也在不斷加深。截至2018年,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累計建成91家科技企業孵化器;2019年10月,“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強榜單”中,廣州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入圍集聚類基地十強,位列第三。

產業的活力,源自于政策的扶持。年,廣州著力發展電競產業。2019年出臺《廣州市促進電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提出建設 “全國電競產業中心”,為廣州電競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開局。2019年,廣州游戲產業營業收入為801.41億元,增長31.0%。在競爭激烈的電競產業領域表現亮眼。業內人士分析,網易、多益網絡、三七互娛、星輝游戲、愛九游、百田、華立科技等國內龍頭企業在此扎根云集,為廣州電競產業發展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優勢。

大咖論道

未來聚焦:

文化數字化轉型+發展創意產業

在2020廣州文交會開幕式上,廣州文化企業30強、廣州最具成長文化企業20佳、廣州最具價值文化園區十強榜單公布,進一步凸顯了廣州文化企業的發展活力。

評選主辦方之一——廣州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尹濤表示,年,廣州文化產業在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消費、傳播的過程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不斷在加快。“年來我們涌現出了一大批以文化數字生產、文化內容生產為核心的文化企業,從這一次參評的企業來看,通過數字化推動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比去年的比重增加了,傳統的文化資源是我們這座2200年城市最亮麗的底色,文化數字化轉型無疑是發展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突破口和特色之一,也是老城市新活力的動力。”

談到廣州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文遠竹認為,大力發展創意產業是必然選擇。廣州區位優勢明顯,經濟、文化、科技資源豐富,具有建設和引領大灣區文創產業集群的良好基礎條件和優越發展環境。從產業生態學的視角來看,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既能充分挖掘產業集群的潛能優勢,持續滲透發力,促進廣州及大灣區文創產業區域協同發展,又能解決產業發展和區域協調中的現實問題,凸顯出大灣區的產業融合引力,實現文創產業與現代服務業、傳統制造業等其他產業一體化、協同式發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卜松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維宣

關鍵詞: 文化產業 新業態 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