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蔗種植機上安裝上北斗系統以后,機具作業行距統一,蔗行筆直,耕種深淺適中,利于后期培土施肥和機械收獲,我對今年甘蔗種植前景更有信心。”廣西百色市易順農機合作社社長黃文輝5日對記者說。
當天,在百色平果市鳳梧鎮的連片甘蔗“雙高”基地種植現場,機械化平整土地、機械化種植作業和無人機農藥化肥噴灑等黑科技,在春耕春管中得到廣泛應用。
黃文輝告訴記者,有了現代農機幫忙,甘蔗生產成本顯著下降,畝產量可增加約1.5噸,今年春耕已聯合周邊蔗農,擴大種植規模。
廣西是中國的“糖罐子”,年均蔗糖產量占全國60%以上,但是,長期以來,甘蔗種植機械化程度低,人力成本高,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同時,受生產成本上升和國外低價糖沖擊影響,糖業發展一度面臨挑戰。

圖為百色市農機中心工作人員查看甘蔗種植情況。 韋蓮香 攝
對此,2020年,廣西印發《廣西糖業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決定加快糖業“二次創業”,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
廣西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副主任江垣德表示,實現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是提高廣西糖業競爭力的關鍵。2020年6月以來,廣西投入補貼資金7.24億元人民幣,推廣糖料蔗機械化作業,提高生產效率,甘蔗成本下降近一半。(林浩 韋蓮香 王以照)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