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

專家:在立法層面加大對違規App的打擊力度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資訊 > 財經 > 正文  2021-03-10 15:27:32 來源:中國商網

3月3日,工信部發布“關于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名單的通報”,依據網絡安全法和《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和規范文件,對橘兔語音、小智同學、聲吧等十款App進行下架處理。據悉,此前的2月5日,工信部向社會通報了26家存在違規調用麥克風、通訊錄、相冊等權限App企業的名單。截至目前,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上述十款App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

專家表示,要加快立法進度,在立法層面加大對違規App的打擊力度。

專項整治清理違規App

針對期社會關注的麥克風、通訊錄、相冊權限問題,2月5日,工信部公布了26款違規的App應用,這批名單中諸如QQ輸入法、UC瀏覽器、墨跡天氣等,主要是涉及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權限、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等問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電信行業的主管部門,已經連續兩年組織開展了相關的整治行動,持續加大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2019年,工信部重點整治了“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不給權就不讓使用App”“過度索取權限”等八類損害用戶權益的行為。2020年,工信部加強了對App經常使用的SDK以及應用分發臺的監管,重點針對“App、SDK違規處理個人用戶信息”“設置障礙、頻繁騷擾用戶”“欺騙誤導用戶”“應用分發臺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四個方面十類問題進行集中專項整治。

截至去年10月,工信部完成了國內主流應用商店32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督促1100多家企業進行整改,公開通報了246款未在期限內完成整改的App。根據整改的情況,下架了34款拒不整改的App。

期,廣東省公安機關持續開展超范圍收集用戶信息App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共監測發現“微信電話本”“中國移動”“百度地圖(iOS)”等38款App存在超范圍收集用戶信息違規行為。據了解,這些App違規行為主要表現為:App隱私政策中未逐一列出第三方SDK收集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圍;未經用戶同意就私自獲取存儲、電話狀態信息、通訊錄、短信、通話記錄并獲取推送通知、用戶相機、麥克風設備及訪問位置權限;應用內未發現注銷賬號功能。

目前,廣東省公安機關已將有關監測情況上報公安部通報屬地公安機關開展清理整治。下一步,公安機關將繼續深入推進App違法違規采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清理整治,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提醒廣大群眾注意提升防范意識,謹防個人信息被盜,保護個人隱私。

App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不同意授權某App,許多功能就無法使用;在某App留下個人信息后很快收到騷擾電話;打開一款社交軟件卻看到大量不良信息……隨著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普及,移動App迅速發展,但隨之產生的惡意扣費、耗損流量、竊取隱私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盡管違法App泄露個人信息現象日益嚴重,但目前對其還是以行政處罰為主。相關調研報告顯示,目前相關部門對App違法行為采取的懲罰措施主要有整改、通報、下架、罰款、查處、行政約談等,這樣的懲罰力度明顯不夠。有業內人士指出,用戶個人信息帶來的精準廣告投放、個人信息的地下交易等可以獲得巨大收益,目前的罰款力度相對收益來說起不到太大的懲戒作用。

除罰款外,整改也是常用的處罰手段。目前,相關部門對于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處罰手段有限,主要依靠企業自律,或是監管部門采取限期整改、約談和下架等方式。雖然也有個別案件被立為刑事案件開展偵查,但總體來看,目前下架幾乎是最重的處罰了。

去年7月,北京互聯網法院對抖音和微信讀書兩款應用被用戶起訴侵害用戶個人信息一案進行宣判,判定上述兩款應用存在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情況。法院判決抖音運營主體微播視界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用戶經濟損失1000元及維權合理費用4231元;判決騰訊公司停止侵權、書面賠禮道歉并賠償公證費6600元。

業內專家表示,不到10000元的處罰,對一家公司來說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當互聯網公司發現違法成本過低后,自然會將侵犯用戶權益變為本小利大的穩賺生意,從而導致相關事件屢禁不止。

須從立法層面進行規制

聞庫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反映的問題為導向,從完善制度規范、加強常態化監管、提升技術檢測能力、推動行業自律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實現好、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

加大懲治力度,為互聯網公司設置高壓線。業內專家認為,要想從根源上杜絕App侵犯用戶個人信息并非易事。這除了因為App產業生態規模大、鏈條長之外,還在于出現侵權時主體責任往往劃分不清楚等。目前,迫在眉睫的做法是要加大懲治力度,為互聯網公司設置高壓線,讓他們不敢再肆意妄為。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表示,按照要求,App需要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許多App把使用范圍擴大至公司及關聯企業,究竟哪些屬于關聯企業,往往沒有明示。依照現有規定,又很難界定其是否違規

中國社科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朱繼東提出,專項治理工作存在一些難點。比如,在打擊App違規收集行為中,經常出現依據比較模糊或是難以找到相應的法律依據,甚至是無法可依的情形,對非法收集個人信息的相關規定有待進一步細化。

同時,他建議,要加快立法進度,在立法層面加大對違規App的打擊力度;要常態化公布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典型案例,對其他企業起到警示作用;要站在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高度,推進網絡安全建設,重視對App非法收集個人信息的治理。(袁芳)

關鍵詞: 立法層面 違規App 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