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稅務部門再次推出減稅新舉措。其中,“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這一制度性安排,引發各界關注。廣東是制造業大省,記者7日從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了解到,這一減稅政策的部署實施,將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創新動力,助力“廣東智造”加速邁進。
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于企業每投入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元。“這一制度性安排,可以說是今年結構性減稅中力度最大的政策之一。”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企業所得稅處負責人介紹說。
數據顯示,中共“十八大”以來,廣東省制造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格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5萬戶,居全國第一。2019年廣東地區(不含深圳)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的制造業企業約2.5萬戶,扣除金額逾1000億元。制造業研發費扣除比例的提高,將進一步促進更多資本流入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領域,鼓勵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助推廣東省制造強省和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
在全球印制電路板制造百強企業——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宏科技”)的智能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每天約有2萬平方米的電路板從這里銷往世界各地。
“公司今年南通海門項目即將動工,明年預計產值達到100億元。若按去年公司研發費用2.2億元計算,今年享受最新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后,可新增企業所得稅減免825萬元。”勝宏科技的財務總監朱國強說。
“我們是廣東第一家生產鍍膜玻璃的民營企業,深耕技術玻璃制品制造領域,專注節能玻璃的創新研發。”揭陽市宏光鍍膜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魏佳坤說道,“國家政策這么給力,我們完全有信心繼續做大做強企業核心產品。”
信心的背后是企業的創新因子在“撐腰”。即使在受疫情影響最大的2020年,該公司研發費投入占比同比提升1.2%,今年研發投入約850萬元,享受制造業加計扣除比例100%的政策優惠,可減免企業所得稅120萬元。
“新政策讓我們更加堅信能把中國‘智造’做大做強,擦亮‘中國制造’的名片!”廣州微點焊設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楊仕桐顯得信心十足。據悉,目前,該公司發明的設備專利已達一百余項。2017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擴大到75%后,該公司每年研發經費增加到150萬元,今年減稅新政出臺后,該公司研發投入或將持續“加碼”。(記者 郭軍)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