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

新能源高位盤整 股市風格要切換了?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資訊 > 財經 > 正文  2021-08-11 09:28:54 來源:中國基金報

白馬股底部大反攻,新能源高位盤整,股市風格要切換了?

經過今年的快速上漲,新能源板塊近日迎來高位盤整,作為公募重倉股的新能源板塊巨震,也導致近三年主動權益類冠軍頻繁更換,冠軍基金快速易位。

從7月31日至8月9只,短短幾個交易日中,樊勇管理的金鷹信息產業、王鵬管理的泰達宏利轉型機遇、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智造先鋒,輪流更迭為近三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冠軍。冠軍基金都重倉持有了新能源、化工等板塊,三位基金管理人對處于高位震蕩的新能源、光伏板塊也表達了基本面超預期的觀點,并對板塊的高估值現象做出最新思考和觀察。

主動權益基金近三年均賺105%

1100只基金同期翻倍

近三年以來,A股經歷過2018年底滬指最低的2400點,2019年初的超跌反彈,當年7月科創板開市帶來的科技股投資熱,2020年初疫情的大幅震蕩,以及疫情影響下醫藥股、消費、科技股的大牛市,2021年春節的“抱團股”大跌,以及今年年初的周期股行情,二季度以來新能源、光伏的結構性機會……

雖然經歷A股的熊牛轉換和大幅巨震,市場風格和投資結構的此消彼長,但A股市場總體給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

數據顯示,近三年上證綜指上漲25%,同期滬深300、中證500漲幅分別為46%、39%,漲幅最大的創業板指近三年收漲130%,成為賺錢效應最好的主流寬基指數。

同期,主動權益類基金憑借優秀的投研能力,也為投資者帶來不俗的長期回報。

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全市場2293只(份額合并計算)具有可比數據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率為105.37%。

分類型來看,持股倉位最高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最高,近三年平均回報高達143%,超過了表現最為搶眼的創業板指;倉位中樞在60%-9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近三年平均回報為126%;整個大類的混合型基金,同期回報也超過100%,超過了大多數的主流指數,展現了公募基金專業投資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翻倍的主動權益基金的數量也多達1115只,接近上述基金數量的半數。

“城頭變幻大王旗”

近三年“冠軍”基金頻繁變更

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業績優秀,更有頭部基金超額回報非常明顯。

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匯豐晉信智造先鋒近三年大賺四倍,收益率高達401%、還有泰達宏利轉型機遇、金鷹信息產業、國投瑞銀進寶等20多只基金三年3倍,超額收益非常可觀。

而近期A股風格切換,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投資也受到很大影響,近三年業績冠軍也出現頻繁更迭。截至8月9日,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智造先鋒以401%的收益率,位居近三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冠軍,重新奪回冠軍寶座。

而在8月5日-6日,王鵬管理的泰達宏利轉型機遇,一度超越陸彬旗下基金,問鼎三年期業績冠軍。更早的7月底,樊勇管理的金鷹信息產業,則以375%的收益率,超過的匯豐晉信智造先鋒近10個百分點,位居近三年冠軍。

而從產品管理年限看,王鵬任職泰達宏利轉型機遇足夠三年,事實上是近三年完整管理該只基金,并打造三年期業績的基金經理,他的排名的“含金量”要更足。

從上述三大冠軍基金的前10大重倉看,截至二季報,三只基金重倉股都有寧德時代等新能源個股,以及化工、有色等板塊,匯豐晉信智造先鋒重倉的軍工股,也在近期為基金表現增色不少。

圖片

圖片

圖片

高景氣度催生新能源、光伏行情

“高估”還是“合理”取決于眼光長短

最近一段時間,這些冠軍基金經理做了哪些投資操作,針對市場上最為火熱的新能源、光伏板塊不斷走強,行業估值不斷走高,怎樣看待行業火熱的機會和風險,記者跟蹤了三年期業績前3強:匯豐晉信智造先鋒基金經理陸彬,泰達宏利轉型機遇基金經理王鵬,金鷹信息產業基金經理樊勇,匯總了他們近期的最新投資思考和觀察如下:

中國基金報記者:最近您管理的基金做了哪些投資操作?

王鵬:

過去的一段時間,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堅持配置新能源車產業的中游制造業;二是增加光伏配置。新能源車值得重點關注,這一細分行業未來5年是高增長的,同時2季報表現占優、預計3、4季度報表有很大可能在行業比較中將繼續占優;同時我們也在關注光伏,這個行業未來5年高增長,4季度和2022年大概率翻轉確定,但可能3季度報表有壓力。

陸彬:

在此前披露的基金二季報中,匯豐晉信智造先鋒基金主要投資的方向包括: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以化工為代表的順周期行業、以及國防軍工中細分行業和港股等。

年初我們認為,2021年是風險和機會并存的一年,風險主要是來自于估值,在全球疫情陸續得到控制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大概率會回歸常態化。過去幾年連續表現好的某些行業和風格因子可能會接受考驗。機會主要來自于基本面,順周期行業將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基本面和業績大概率亮點頻出;某些新興產業正在爆發的初期,處于獨立的向上產業大周期中。

基于上述判斷,匯豐晉信智造先鋒基金在年初的時候加大配置順周期行業,整個組合風格更加均衡。從上半年的走勢來看,也基本印證了我們年初的判斷,一部分高景氣行業的確在經歷了巨幅波動有又創出了新高。

展望下半年,在全面降準之后,我們認為市場大環境正變得對權益市場更加有利。但經過前期的上漲,我們看到小盤股的機會在變少,這一點沒有變,但同時也看到一部分大盤股的隱含回報率越來越高了。如果海外沒有劇烈的變化,下半年應該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樊勇:

二季報中我們提到,基金將保持穩健的投資策略,重點布局方向依然是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計算機等板塊。展望2021年第3季度,經濟預計持續回暖,流動性方面易難緊。半導體板塊供給短期無法解決,芯片短期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電動車方面,隨著新車型持續推出,電動車有望加速成長。TMT 板塊從去年7月份開始調整,很多板塊估值已經回到了合理水平,具備了長期投資價值。

中國基金報記者:你的投資操作的邏輯是怎樣的?

樊勇

:目前新能源汽車依然處于快速成長初期階段,電池板塊盈利能力也將持續增長。光伏板塊隨著硅料下跌,下游組件成本將下降,有望刺激光伏需求進一步增長。

我們在投資中,遵循逆向投資理念,尋找具備安全墊的投資機會。立足于產業周期角度選擇處于快速成長期的行業,依據產業周期和盈利周期為核心判斷標準選擇個股,選擇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王鵬:

我們結合產業調研,認為下半年開始芯片瓶頸和中游材料產能瓶頸將逐漸消除,潛在新能源車消費需求會真正釋放,四季度旺季數據有望創歷史新高。同時,我們認為今年的三季報能夠成為本年度第一個消除了低基數影響的報表,只有真正需求高增長的行業才能在行業比較中脫穎而出,而新能源車無疑是過去一年需求增長最快的終端產品,所以我們認為新能源車行業的三季報大概率將有望鶴立雞群。結合優秀的報表、增速和銷售數據,我們有望在三季報披露期迎來明年成長預期的再一次上調。

新能源現在的狀態類似于2011年-2015年的消費電子,當時其滲透率處在快速提升的過程中。我們看到新能源車盈利預測不斷超預期,而不是純粹因為流動性拔估值。但是過去兩個月到現在板塊漲得很好,很多人擔心是不是貴了,但這是靜態估值的貴,過去一兩個月因為龍頭公司排產環比明顯提升,疊加美國新能源補貼政策導致大家對未來一年銷量預期顯著提升,所以漲的絕大部分都是盈利預測的上調,估值并沒有明顯的往上走。

另外,在利率上行而流動性開始收緊的階段,有兩類資產表現會好:第一類是絕對低估值,第二類是分子端真正有彈性,就是業績增速真正能超預期的行業,而新能源具備上述特征,可以說屬于盈利在驅動的行業。

增加光伏配置的原因,是我們判斷明年光伏行業大概率出現反轉,有望迎來量利齊升。今年硅料價格超預期的上漲影響到了裝機需求。而根據我們的調研,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行業很可能將迎來硅料產能的釋放,硅料價格有望下行,進而導致組件價格下行刺激裝機需求,導致明年裝機量的同比高增長。同時產業鏈利潤重新分配,包括組件、膠膜、支架、逆變器、玻璃等都可能迎來盈利能力的提升。

陸彬:

今年新能源表現最好的是新能源汽車,今年市場表現強勢是基于碳中和的大趨勢和行業超預期的基本面背景。

新能源汽車行業今年能延續強勢,背后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供需兩旺。具體來看,國內去年銷量130萬輛左右,年初樂觀預測200-250萬輛,增速可達50%-90%。與此同時,二季度,美國低碳新能源刺激政策的出臺,歐洲擬進一步上調碳排放標準,海外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超過預期。

國內外的超預期都是在碳中和的大趨勢下,順應時代潮流才可能達到的。今年新能源的上漲,并不是估值帶來的上漲,而是2022年業績預期上調引起的上漲,是基本面超預期帶來的行情。

新能源行業今年是比較確定的,核心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對應明年的估值超過50倍,相較于其他核心資產估值仍舊不高。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旺季還沒來,最旺的時間段可能是“金九銀十”。

中國基金報記者:如何看待新能源、光伏等板塊高估值的現象?

陸彬:

“寧指數”反映資金對于行情的正反饋,“高估”還是“合理”取決于眼光的長短。整個新能源經歷過去一年多的上漲以后,已經成為占市場權重非常大的一個板塊。同時也是基本面強度最好的板塊之一。

這使得各路資金已經無法忽視新能源產業鏈。如果不想跑輸市場,那么可能多多少少需要配置一些新能源產業鏈的公司。因此過去幾個月里,幾乎所有偏成長的基金都在買新能源,一些均衡型的,甚至偏藍籌的基金可能也不得不配置一些新能源個股。而資金源源不斷流入新能源車行業,也是推動過去幾個月產業鏈加速上漲的一個重要推手。

過去一個月,中信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車行業指數已經上漲超過20%,部分行業龍頭公司的TTM市盈率也超過100倍,但從靜態的角度看,整個行業的確存在高估的風險。但如果從動態的角度去看,新能源車行業并沒有喪失其投資價值。

一方面,新能源車行業的基本面在超預期。如果按照100%的業績增速,那么當前100倍估值對應明年就是50倍估值。再疊加后續的行業增長,這樣動態去看當前大多數行業龍頭的估值仍在合理范圍內,并沒有高估或者泡沫。

另一方面,如果橫向對比醫藥、消費、半導體等其他核心資產的估值和業績增速,那么新能源車行業可能是相對更具吸引力的板塊,甚至可能是相對低估的板塊。

最后,新能源車行業上漲的歷史大背景是“碳中和”,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都在加速,業績也在不斷超預期。因此,新能源車行業可能是未來5-10年最好的投資機會之一,而且其包含了整車、電池、材料,零部件和智能駕駛等多條不同的細分產業鏈,能夠為我們貢獻非常豐富的投資標的。

不過,盡管行業基本面非常樂觀,但行業內細分賽道以及不同公司之間的分化可能會非常大。同時作為一個成長行業,新能源車的技術迭代很快,需要不斷跟蹤行業前沿,研判行業未來發展方向,這對于投資和研究的要求非常高。

關鍵詞: 新能源 股市風格 白馬股 基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