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除河北、黑龍江外,我國29個省區市陸續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
中國網記者梳理發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多地地區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同比呈負增長,但仍有16地率先實現正增長,廣東、遼寧、四川、山東等18地GDP突破萬億元。
上半年,各地商品房銷售數據同比普遍下降,但甘肅、江蘇、內蒙古、浙江等地同比出現上漲。多地數據顯示,隨著疫情期間積壓的購房需求逐步釋放,房地產市場銷售逐步恢復,商品房銷售數據降幅在收窄。

29省區市上半年經濟數據。
18地GDP突破萬億元 16地實現經濟正增長
在已公開“半年報”的29個省區市中,安徽、重慶、福建、甘肅、廣西、貴州、湖南、江蘇、江西、寧夏、青海、四川、新疆、西藏、云南、浙江16地GDP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西藏、新疆、貴州增速位列前三位,分別為5.1%、3.3%和1.5%。
在經濟負增長的省份中,湖北受疫情影響最重,其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9.3%,以17480.51億元居全國第十位。
從上半年地區GDP看,廣東、江蘇、山東位居前三位,分別為49234.2億元、46722.92億元和33025.8億元。其中,江蘇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廣東在同比負增長的情況下仍占據了榜首。
上半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安徽、湖北、上海、北京、陜西、江西、重慶、遼寧、云南、廣西18地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其中,廣東、江蘇突破4萬億元,山東邁入“3萬億俱樂部”,浙江、河南、四川邁入“2萬億俱樂部”。
多地線上銷售快速增長 新業態新模式表現活躍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多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均出現下降。北京、廣東、海南、吉林、遼寧、內蒙古、青海、山西、陜西、天津等地降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4%),降幅最高的為湖北(—34.1%)。
但與此同時,網上零售發展迅速。多地“半年報”顯示,疫情催生了新的消費方式和習慣,使線上交易加快發展。
其中,云南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89.9%;廣東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同比增長20.2 %,占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的27.8%;山東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增長1.4倍;浙江實現網絡零售8764億元,同比增長9.8%;安徽通過互聯網實現餐費收入5.3億元,增長58.8%;北京十余家“新零售”企業零售額合計增長超5成。
商品房銷售普遍下降 浙江等地逆勢增長
從商品房銷售數據看,上半年,各地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同比普遍下降,在公布了具體數據的地區中,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最大。
上半年,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29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6%。與此同時,其房地產開發投資實現4%的增長,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9.8%,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29.6%。
也有部分地區商品房銷售數據同比出現上漲,甘肅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4.3%;江蘇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6%;浙江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4%,銷售額增長11.4%;內蒙古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0.1%,銷售額增長11.3%。江西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雖下降0.2%,但銷售額增長了6.7%。
多地數據顯示,隨著疫情期間積壓的購房需求逐步釋放,房地產市場銷售逐步恢復,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等數據的降幅均在收窄。以天津和安徽為例,天津6月份新增商品房銷售面積164.99萬平方米,創2019年7月以來月度銷售面積最好水平;安徽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0.6個百分點,銷售額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6.7個百分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