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0日共同發布《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稱,中國與印度洋地區半數以上國家仍具有較大的貿易合作發展空間。
報告指出,中國與印度洋地區的貿易合作發展較好,貿易規模不斷上升,相互間的貿易依賴度也在增加。
報告顯示,印度洋地區對中國的對外貿易非常重要。2018年,中國與該地區的進口、出口貿易額分別占中國進口、出口總額的24.94%、19.70%。此外,近10年來中國與印度洋地區的貿易強度均大于1且有上升趨勢,說明中國與該地區的貿易聯系緊密。
與此相似,中國對印度洋地區的貿易重要性也非常突出。2018年,中國已經成為該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和最大的出口國。與此同時,中國也是該地區19個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國、21個國家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及15個國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根據報告,中國從印度洋沿岸國家進口的近60%產品是初級產品,且有20%是礦物燃料及相關產品,而中國對該地區的出口約有93%是工業制成品,且有一半左右的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品。其認為,中國與該地區半數以上國家仍具有較大的貿易合作發展空間。
在國際大型投資合作方面,報告指出,2005年至2019年,中國對印度洋地區的大型直接投資和大型工程投資在中國對外大型直接投資、大型工程投資總額中的占比較高,分別達到了22.18%、45.21%。其中,中國大型投資主要流向了能源、金屬、房地產和交通四大領域,總體上以能源獲取型投資為主。
在國際勞務合作方面,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共向印度洋沿岸派出勞務人員超48000人,占中國對外派出勞務人員總數的18.21%。同期,中國向該地區派出工程技術人員逾111000人,占中國對外派出工程技術人員的48.91%。相比過去7年,兩者占比均有所上升。(李京澤)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