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周春艷9日表示,該省發布《“十強”產業人才開發路線圖》,發出1250類急需緊缺人才需求,明確132條開發產業人才的政策措施;繪制“產業人才地圖”,首期建立3366人的重點人才信息庫,讓用人單位按圖索驥、高效引才,推動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
山東省人民政府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一屆中國·山東海內外高端人才交流會成效。周春艷介紹說,山東探索建立留學人員實習基地,打造崗位對接、實習結業、就業留用的完整引才通道。通過專門崗位、不限計劃、簡化程序等方式,優化留學人才引進流程。此外,在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招聘和企業招錄中,探索實行留學人員“學位取得誠信承諾制”,落實與國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同等待遇。
周春艷表示,山東堅持舉辦留學人員來魯創業大賽,目前首屆大賽已吸引220人報名參賽,近期將進行項目路演,評選出獲獎留學人員,對獲獎人員給予10萬元(人民幣,下同)至20萬元資金支持,作為創業啟動支持資金,并通過省內留學人員創業園做好項目承接服務,幫助留學人員創業企業落地轉化。此外,該省將面向高層次人才的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綠色通道服務,延伸至優秀留學博士(后)、碩士,切實消除其后顧之憂,將山東打造成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
山東大學副校長吳臻介紹說,該校注重“留得住、用得好”,營造人才發展“優生態”,通過構建“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后備人才”四個層次銜接有序的人才體系,使不同學科、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才均能得到與其發展相匹配的支持培養政策,形成層次分明、行之有效的人才成長路徑。
“在當前新冠疫情深刻影響全球人才流動,以及國內人才競爭空前激烈的復雜形勢下,山東大學力爭轉危為機,實現人才引育工作的新突破。”吳臻表示,山東大學重視青年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出臺齊魯青年學者、未來計劃、破格教授等一系列針對青年人才發展的支持政策。此外,該校開辟高層次人才綠色就醫通道,加強人才生活條件保障,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態環境。
“我來山東師范大學報到后,學校給予了50萬元安家費,10萬元科研經費,直接聘任到副教授崗位,年薪暫定為30萬元。我享受到了學校給予引進青年人才的良好待遇。”山東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教授王進介紹說,他還申請到每年1.8萬元高層次人才租房補貼,可連續享受三年。“我感受到了山東對于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的重視。我會將這些鼓勵和支持轉化為努力工作的動力,踏實教學,潛心科研,以扎實的工作業績為山東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微薄力量。”
記者現場獲悉,山東實施“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計劃”,簡化招聘流程,放寬數量限制,目前已引進青年博士669人。實施“企業博士(后)集聚計劃”“省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千名博士進企業”,截至目前已為137名企業博士后發放補貼1275萬元。目前,山東已建立博士后科研站516個,設站數量位居全國第3位。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72個,新招收博士后1096人,在站博士后人數超過5000人,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自2001年至今,“海洽會”已經成功舉辦11屆,20年來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選擇山東”。第十一屆中國·山東海內外高端人才交流會累計發布人才崗位需求5萬余個,采用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來魯洽談交流高層次人才8896人,達成人才引進和項目合作意向3101項。(孫婷婷)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