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就業形勢逐季好轉。”26日上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表示,全國9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24% 低于預期控制目標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表示,2020年1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2%,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24%,均低于預期控制目標。社保“免減緩降”政策為企業減負1.54萬億元。向608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1042億元。支出就業補助和專項獎補資金上千億元。
“綜合統計監測和調研情況看,2020年就業形勢逐季好轉、總體穩定、好于預期。”張瑩表示,就業形勢好轉主要體現在三個“穩”:一是新增就業穩定增長。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900萬人的目標任務。二是失業水平穩步回落。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月份6.2%的歷史最高點,逐步回落,12月份降至5.2%,與2019年同期持平。三是重點群體就業穩中向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基本平穩,農民工外出規模基本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國貧困勞動力務工規模3243萬人,超過上年水平。
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穩步推進 社保卡持卡人數達13.35億人
盧愛紅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99億人、2.17億人、2.68億人,分別比2019年底增加3128萬人、1147萬人、1291萬人。2020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02萬億元,總支出5.75萬億元,年底累計結余6.13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3.35億人。電子社保卡累計簽發超過3.6億張。
互聯網等25個新職業發布 911個拖欠農民工工資企業列入“黑名單”
在人才人事方面,2020年人社部累計出臺20個系列職稱制度改革意見。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完善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和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健全職業標準體系,發布互聯網營銷師等25個新職業信息,頒布56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在勞動關系方面,2020年根治欠薪工作成效顯著,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辦結工資類違法案件5.5萬件,為64.8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65.2億元。同時,各級人社部門將911個違法失信企業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向社會公布重大欠薪違法行為1804件。部本級集中公布2批次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信息80條,公布40件重大欠薪案件。此外,人社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車輛登記、銀行賬戶、不動產登記查詢規定,完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配套措施。組織開展2019年度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依托“根治欠薪進行時”平臺,加強舉報投訴線索的轉辦督辦。
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得到扶貧支持
2020年人社部扶貧各項任務全面完成,具體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就業扶貧增收入。貧困勞動力務工人數3243萬人,全國9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先后出臺12個專門文件,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平臺企業助力脫貧攻堅專項行動等4項專項行動。
二是技能扶貧強素質。全面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截至12月底,全國組織貧困勞動力培訓超過270萬人次,技工院校當年招收貧困家庭學生約8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2016年至2020年,全國技工院校累計招收貧困家庭子女36萬人,貧困家庭中有1人次以上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的占61%。舉辦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來自30個省份的34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參賽。深入實施技能脫貧千校行動,推動“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技工院校建設。推進西藏技師學院和南疆四地州技工院校建設。
三是社保扶貧保生活。截至12月底,全國60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四是人才人事扶貧促發展。“三支一扶”計劃共選派高校畢業生22.5萬名,從事扶貧服務人員占比從2012年的23%提高到2019年的36%。“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1.92萬人通過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取得高級職稱。組織實施61個示范性專家服務團,新建11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孟植良 實習生唐若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