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企業投標需要繳納的保證金,要在大連說再見了。近日,大連市公共資源管理辦公室與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開啟投標保證保險業務合作,簽發全國首單投標保證保險電子保單保函。這標志著投標保證保險電子保單保函這一金融創新在大連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正式啟用,也意味著大連走在了保險機構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合作開展金融創新的前列。
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引入保險機制,應用電子保單保函,把線下現金轉變為線上保函,在減輕了投標企業資金壓力的同時,還解決了紙質保函真偽難辨的難題,真正實現了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擔保制度上的創新。據大連市公共資源管理辦公室交易協調處處長龐俊介紹,在以往的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各投標單位主要采用支票和電匯的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保證金在6萬元至80萬元不等,收退保證金的手續繁瑣,企業投標資金占用時間較長,僅大連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保證金平均就需要沉淀37.5天,而電子保單保函上線以后,可以全程線上操作,投標企業不用東奔西跑,不僅辦理手續簡化了,還給企業釋放了沉淀的資金,幫企業省了不少錢。
近年來,紙質保函的出現對緩解投標企業資金壓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記者了解到,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也發生了多起采用假保函逃避繳納保證金的例子。因此,相比傳統的紙質保函,電子保單保函的首次落地在全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龐俊介紹說,電子保單保函無需抵押、無需反擔保、無需凍結資金,有辦理簡單便捷、方便查驗真偽、全程電子留痕的特點,還可以在交易監管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連市市縣兩級機構投標保證金日沉淀資金規模驚人,平均每天約沉淀20億元。大連市公共資源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假設有三分之一的投標單位采納電子保函替代保證金,就可以釋放出6億元至7億元的資金,可以給企業減輕不小的負擔。據悉,大連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已開始推廣保險保函、銀行保函以及擔保公司保函,今年“十一”之前,電子保函有望率先在全市全面鋪開。
據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責任保險事業部項目負責人王雪松介紹,人保財險正在探索并陸續推出系列化的保證保險服務,將其擴展至工程全領域,保障職能覆蓋投標、履約、工程款支付、農民工工資支付、工程質量等方面。“電子保單保函的應用,將在加速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過程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王雪松說。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