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

改革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促進行業整體水平提升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資訊 > 焦點 > 正文  2020-11-24 14:22:07 來源:中國商網

日前,人社部發布《關于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這意味著,快遞員、育兒嫂等藍領也能像工程師等白領一樣參加職稱評定了。

“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貫通機制,順應了人才融合發展的趨勢,有利于破除身份、學歷、資歷等障礙,貫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搭建企業人才成長立交橋。”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逐步擴大貫通領域,能擴盡擴,能融盡融。

為何改革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長期以來,企業對藍領和白領執行兩套不同的職業能力評價體系,前者按照五級技工的等級認定,后者沿用專業技術職稱體系,二者互不相通。這不僅一定程度造成藍領和白領待遇的差距,也給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帶來阻礙。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評價,有利于技能人才培養、建立技能人才成長體系、推動技能人才評價改革。“人才評價改革的重點是促進評價與使用結合,推動企校合作、產教融合。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大規模的公共活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鼓勵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活動,改變技能人才的評價模式,也勢在必行。”該負責人說。

通知提出,支持企業適應人才融合發展趨勢,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貫通機制,搭建企業人才成長“立交橋”,貫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鼓勵備案企業申請為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為其他中小企業和社會人員提供人才評價服務。支持企業為院校學生提供人才評價服務。

據了解,各地人社部門將按照屬地原則,加強對本地區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指導服務和質量督導,建立信息互通、結果互認機制。企業按規定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各級人社部門建設的證書查詢系統,并向社會公開。人社部門要將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納入人才統計范圍,并按規定落實相應人才政策。

專家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多年未變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已難以適應現實發展需要。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各行各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貫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順應了人才融合發展趨勢,也更符合用人單位的發展需要。

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

通知最大的亮點就是“自主”。通知明確,按照“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確定技能人才評價范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企業按規定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各級人社部門建設的證書查詢系統,向社會公開。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可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設置的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和一級(高級技師)為基礎,自主設置職業技能崗位等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評價等級結構,建立技能人才成長通道。企業可設置學徒工、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等崗位等級,并明確其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相應技能等級之間的對應關系。比如,有的企業在高級技師之上設置了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等崗位,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的高級技師相對應,享受政府人才政策。

專家認為,自主確定評價范圍、自主設置技能等級、依托企業開發評價標準、自主運用評價方法……通知的多個“企業自主”無疑是重要突破,其顯著特點就是以市場與人才發展為導向。實際上,需要怎樣的技能人才、應該給他們怎樣的待遇,企業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可以大大增強員工的職業尊嚴感、獲得感,正確認識和審視自身成長空間,還能引導技能勞動者扎根行業,促進行業升級。

此外,通知在人才評價上給予企業更多的自主權,破除原有“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的人才評價模式,打破技能勞動者職業發展障礙,將推動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促進行業整體水平提升

人社部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7億名技能勞動者,但高技能人才不到4800萬人,供需矛盾比較突出。暢通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不但能人盡其才、鼓勵更多從業者向高技能人提升、帶動行業整體水平提高,也有助于向市場供給更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業界普遍認為,允許技能人才參評職稱,不管對于從業人員個人潛力的挖掘,還是整個行業的長足發展,都是一項極為有益的行業制度設計。快遞員、育兒嫂等藍領評職稱,為打破這些行業的職業“天花板”提供了正向激勵,除了能體現從業者的勞動價值之外,也大大提升了行業的社會地位。

更重要的是,這一制度創新可以激勵這些技能人才轉換視角,重新審視整個行業的發展。正如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邵鐘林所說,“以前很多人會認為快遞行業是‘大老粗’行業,但是實際上,我國的快遞行業早已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所以也急需各種人才,并留住人才”。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職稱不能一評了之。如何讓快遞員、育兒嫂們從職稱評定中得到經濟實惠、享受相關待遇,這才是最終問題之所在。因此,有關部門也要積極建立健全相關職稱待遇機制,推動用工單位兌現相關待遇。同時,要強化服務質量要求,加強對技能人才的學習能力、服務能力的培養,使職稱、能力與貢獻相一致,以提升行業的整體形象,切實為國計民生帶來新的利好。

據悉,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正在抓緊研究快遞員等新業態勞動用工實施辦法,對新業態實行更加多元的用工形式和更加靈活的薪酬分配、社會保險工時休假等政策,維護新業態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記者 陳文麗)

關鍵詞: 技能人才 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