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改變了眾多國人過年的軌跡和習慣,不一樣的春節帶來了新趨勢和新消費。
為了保障就地過年群眾的生活所需和切身利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各地也積極響應,發出了“就地過年”的相關倡議,以往回家過年的許多異鄉客選擇了“原地不動”。受此影響,春季期間的遠途旅游受到了一定沖擊,但是周邊游熱度攀升,成了春節假期人們的首選旅行方式。
就地過春節
今年,全國各地奮斗在不同崗位的勞動者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就地過年,減少不必要的流動和聚集。各地為保障人們踏實地就地過年出臺了很多保供穩價、活躍市場的措施,并提供多種暖心服務。如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鼓勵員工春節留秀,規定企業在1月27日至2月19日期間組織持續生產的,給予其留在秀洲的外來員工租房補貼,每人300元;福建省泉州市明確,春節期間留泉的外地來泉就業企業職工憑個人身份證可免費乘坐公交車、免收國有A級旅游景區門票。
當然,也有一群“不歸人”,延續了2020年的辛苦付出,并用自己春節的“不歸”之舉守護著千萬家庭的美好春節時光。他們奔波于第一線,繼續書寫著平凡人的奮斗傳奇。
一些企業為了感謝這群“平凡的勞動者”,也為他們提供了暖心服務。如家庭服務平臺天鵝到家近日就舉辦了首屆線上勞動者年會,在這個特殊時期致敬平臺的廣大家政勞動者。
京郊民宿熱
“忙碌一年了,趁年假帶爸媽過來放松一下。”北京市民鄧女士前幾天剛從古北水鎮回來,“吃喝玩樂一條龍,設施齊全,比我幾年前來的時候有意思多了。”鄧女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本來年假準備與家人一起跨省出游,但是部分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又零星散發,公司不讓他們離開北京,因此,北京周邊的這些度假村成了鄧女士一家的新選擇。
雖然現在北京的疫情已經得到緩解,但鄧女士也沒有大意,未選擇公共交通,而是自駕出行。“我們就住在景區里,一是照顧爸媽身體,別讓他們太勞累,晚上還能看看美麗的夜景;二來也是減少進出景區帶來的人員接觸風險。我住的民宿也提示大家出門一定要戴口罩,我們也會自覺少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勤消毒。感覺在這里玩得安全又舒心”。
“最近來這里游玩的客人挺多,算是去年國慶后的又一個小高峰吧。”李先生表示,“不少游客跟我說今年在景區里有濃濃的年味兒,隨處可見的大紅燈籠愈發烘托出了過年的氛圍。他們還可以在這里參加新春學堂課程,自己寫春聯、剪紙花、做燈籠,這對于一直在城市中忙碌的人來說可是新鮮的體驗。”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近期,京郊民宿、景區尋找到了新的業績增長點,比如溫泉、滑雪等,或者舉辦一些主題旅游活動,進一步挖掘周邊游市場的消費潛力,也豐富了周邊游旅游業態供給。
周邊游受歡迎
相比往年,2021年春節假期,全國的游客普遍較為關注本地深度玩法。馬蜂窩旅游日前發布的大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各主要城市的周邊游和本地深度玩法均受到年輕游客關注,關鍵詞“周邊游”的旅游搜索熱度上漲了71%。
游客開始逐漸習慣疫情防控的“新常態”,更愿意嘗試更加安全健康的出行方式,旅游消費決策和消費習慣都發生了明顯變化。驢媽媽平臺數據顯示,牛年春節當地游、周邊游產品日搜索量環比增長最高達137%,其中,年夜飯、溫泉、滑雪、親子等成為熱門詞匯。集住宿、泡湯、滑雪、演出等玩樂內容、餐飲于一體的酒店或者套餐,頗受游客的青睞。
隨著越來越多人選擇春節留在工作地、看本地風景,除了傳統旅行社圍繞不同主題積極推出本地文旅線路外,各大在線旅游平臺也紛紛上線并主攻本地游產品,或聯手星級酒店推出本地年夜飯大餐等。一場圍繞“本地”的文旅盛宴以前所未有的熱度及豐富度,為百姓歡度牛年新春佳節增色添彩。(記者 蔡佳文)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