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十四五”規劃《建議》的發布,明確提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十三五”期間,“網絡強國”戰略加快推進,中國成為全球4G網絡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國家;5G網絡建設速度規模目前也領跑全球。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已經建成了近70萬個基站,這個數字基本上是中國之外全球5G基站總量的2倍多。物聯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經濟發展新動能新業態加速形成,這得益于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強有力支撐。而這背后,中國鐵塔是推動我國網絡能力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鐵塔于2014年7月成立,統籌資源、統一建設、開放共享,大幅加快網絡建設速度,發揮了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主力軍和國家隊的作用。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國鐵塔累計完成塔類基站建設項目超240萬個,三家運營商使用的站址數量較中國鐵塔成立之初翻了1.25倍。5G規模商用以來,中國鐵塔充分共享已有資源,發揮專業化建設優勢,協同運營商全力加快5G基礎設施建設。今年1至10月,中國鐵塔在全國完成5G建設項目約38萬,97%的5G站通過共享存量改造滿足,有效降低投資成本,提升了5G建設效率。可以說,沒有中國鐵塔的有力統籌支撐,不可能實現我國5G網絡大規模的快速和高效部署。

傳統信號塔與隱秘仿生信號塔
共建共享共贏 跨界融合降本增效
中國鐵塔的共享基因與生俱來,堅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獨建”,最大化發揮已有站址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利用價值,讓基站建設加快從“自建通信塔”向“共享社會塔”轉變,使新建鐵塔共享率從14%提升到90%,相當于少建鐵塔超過80萬座,節約了大量行業投資和土地等社會資源。
江蘇五峰山大橋是中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是連鎮鐵路和京滬高速公路南延的關鍵節點工程。五峰山大橋建成后,將成為連鎮鐵路和京滬高速公路的過江通道,將實現蘇北地區從交通上實現與蘇南接軌,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中。
中國鐵塔鎮江市分公司與江蘇省交建局、中設設計院、中鐵上海設計院、中鐵武漢大橋設計院等多家單位多次接洽、溝通,反復測算修改設計方案,最終商定在公路兩側自建12米單管塔,供三家運營商掛載新增的4G、5G智能天線,實現路面4G、5G網絡覆蓋,服務智慧交通。在大橋公路層自建6根12米路燈桿,同時利用主橋2處門架,實現對大橋公路面全線覆蓋。而鐵路跨江段則采用泄漏電纜、引橋段與國網江蘇電力試點利用垮江220千伏電力塔掛載通信天線,解決引橋部分的覆蓋難點,實現對大橋鐵路段的全線覆蓋。全國首個跨江鐵塔5G共享基站就這樣在鎮江落成。
中國鐵塔鎮江市分公司區域經理李毅表示:五峰山大橋公鐵兩線分離,鐵路線的海拔高度較高,周邊環境復雜,建設傳統通信基站難度較大,而且橋面較高,傳統基站高度無法達到理想的覆蓋效果。我們打破傳統建設思路,通過與國網鎮江分公司積極溝通協調,雙方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電力塔完成了鐵路引橋部分信號覆蓋,達到了預期覆蓋效果。同時,供電公司還提供不間斷電源保障和代維服務,確保5G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有效降低了站點維護成本。
“通信塔”與“供電塔”在五峰山大橋跨江鐵塔這一特殊場景的共建共享在國內還是首次,打破傳統行業建設壁壘,實現通信行業基礎設施與交通、鐵路、電力等行業基礎設施的深度共享與融合。通過雙方資源共享,實現了5G基站快速部署,提高了建設效率,降低了建設成本,實現了交通、鐵路、電力和通信行業基礎設施資源的高度整合利用和優勢互補。

江蘇五峰山大橋
高效統籌協調通信設施建設更美好
隨著5G不斷發展,5G新基建越來越成為高等院校、旅游景區智慧升級的“剛需”,業主方既不僅關注5G網絡覆蓋質量,也重視信息基礎設施與環境的融合統一。如何既滿足需求又不破壞景觀?成為5G建設中的一道難題。
紫金山風景區是全國重點5A級旅游景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所在地。名勝古跡薈萃,場景特殊,智慧景區建設應用非常依賴5G網絡的部署建設。中山陵園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曾斌介紹道:鐘山風景區與中國鐵塔緊密協作,全力推進5G建設,打造5G綠色智能生態示范區。針對5G建設對網絡規劃、基站選址、設施建設等提出的更高要求,景區會同中國鐵塔及運營商,統籌景區資源,創新技術方案,充分利用景區現有屋頂、墻面、監控桿、管道建設布置光纜電纜等傳輸設施,制訂了宏站、微站、室內分布系統相結合的綜合覆蓋方案。為解決密集站址對景區整體環境影響,建設過程中采取仿生樹、安防監控桿、文物監測監控桿的復用的集約化方式,做到“基站能隱藏的藏起來,不能隱藏的融進去”,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實現了5G建設與景區環境的融合和保護。
江蘇科技大學是江蘇省重點高校,新校區總占地面積2050畝,總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納2萬多名本科學生和近3千名研究生在此就讀。中國鐵塔鎮江市分公司聯合運營商落實5G進校園的規劃,由鐵塔公司統籌三家運營商需求,高效完成新校區的移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30棟樓宇建設的室內分布系統融入樓宇建筑內,8棟樓面的99根方柱天線與墻體顏色統一,實現5G+4G網絡全覆蓋。江蘇科技大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公室主任沈勇表示:“由鐵塔公司統一組織規劃建設最大的好處是‘省事’,大大節約校方管理成本,項目從施工到信號開通僅用了85天。鐵塔公司對工程質量要求非常高,選用的樓頂美化天線因地選型,保持校園建筑外觀整體統一,連穿孔走線對建筑美觀的影響都考慮非常細致。”

中國鐵塔換業務
保安全惠民生共享換電設施加速布局
通信桿塔和配套設施資源除了服務通信,在社會上還有哪些作用和價值?中國鐵塔在江蘇的一些做法讓人們眼前一亮。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利用鐵塔公司450多個通信鐵塔資源,率先建成全國首個1.8赫茲無線專網,助力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的PM2.5大氣網格化項目,利用了鐵塔公司3648個基站站址資源10天完成安裝、調測。“一塔多用”既提高了建設效率又降低了社會總成本,成為城市新型基建布局的重要選擇。
再比如,中國鐵塔依托機房備電的高效能動力鋰電池使用經驗,創新打造換電、充電共享設施,既安全又方便。隨著低速電動車的廣泛使用,一些居民區存在長期私拉亂接充電線的情況,安全隱患倍增。中國鐵塔江蘇分公司和多個街道社區合作,已在500多個居民區建設換電、充電網絡設施,既滿足小區居民充電需求,也能滿足外賣小哥換電需要。一位外賣小哥表示,以前電動車電量不夠用只能中途跑回去充電,非常耽誤時間,還不安全,有了鐵塔換電柜后,用手機掃個碼就能馬上更換到新的滿電電池,節省了大量時間,一天能比以前多跑10多單,每個月差不多能多賺1000塊錢左右。
“目前建成的鐵塔換電網絡設施有三成以上共享基站站點資源,中國鐵塔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低速車換電運營商”,中國鐵塔相關負責人透露。
質檢
推薦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