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城市大腦智能運營指揮中心(簡稱智能指揮中心)日前正式投入運行,這是北京以海淀區為試點,打造的首個城市大腦智能運營指揮中心。
作為海淀城市治理指揮調度的全視角駕駛艙和智慧中樞,智能指揮中心聚合了城市大腦各個場景的能力與資源,態勢研判、智能分析、綜合決策、仿真推演、業務協同等功能都可在此實現。
24日,記者走進智能指揮中心,一面高5.8米、長19.2米的巨幅屏幕上顯示著海淀區的全景地圖、實時監控畫面、各種數據以及突發事件等多類信息。
“這個智能指揮中心可實現‘一屏盡知海淀’。”北京市海淀區城市服務管理指揮中心副主任吳維介紹說,在城市治理問題上,以前靠人力盯守、現場巡查的辦法解決,現在依托數據分析和智能化設施,不僅解放了人力,還更加精準科學。
智能指揮中心面積約1200平米,空間分為視頻會議室、會商室、網絡輿情監控指揮中心、多功能指揮大廳、技術保障區五個部分。
在應用方面,智能指揮中心以感知網絡、智能云平臺、大數據中心、AI計算中心為基礎,主要分為融合指揮和智能運營兩大模式,具備靈活的信息交互展示、全量的數據資源調度、智能的分析研判學習三大能力。
基于城市大腦時空信息平臺,智能指揮中心還將北京市海淀區的12000多路攝像頭和10000多個傳感器實時聯動,為城市運行監測提供基礎能力保障。
目前,智能指揮中心已接入的數據涵蓋生態環境、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智慧能源等五大領域,應用場景除原有的智慧社區、渣土車治理、交通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還拓展了垃圾分類、城市能源、無障礙設施智慧服務等一批新場景,總數已達52個,實現了城市服務管理的智能化。
下一步,智能指揮中心還將逐步實現市域社會治理、產業經濟、政務服務、教育、醫療等全領域的場景接入,使居民通過一個終端入口,直達所需的民生服務資源,使居民生活更有保障,讓城市更宜居、更便利。(記者 于立霄)
質檢
推薦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