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店”成服務區(qū)、飯菜價格離譜、公共服務亂收費……據報道,長途客車“宰客”行為屢禁不止,春運期間此類亂象愈發(fā)猖獗。網民表示,長途客車“載客”變“宰客”,侵犯了乘客合法權益,擾亂了公路客運秩序,相關部門必須堅決打擊,從源頭上打破黑色利益鏈和“保護傘”。
據媒體報道,不少長途臥鋪大巴車停靠在既定路線外的私人服務區(qū),乘客不僅要為吃飯、如廁、休息等各類服務支付不合理的高額費用,還可能被帶到旅游商店購物,司機則可以根據服務區(qū)收入按比例得到紅包或提成。
許多網民表示,長途客車“宰客”行為不僅侵犯乘客利益,擾亂正常的客運秩序,更敗壞了社會風氣。一些黑心“服務區(qū)”衛(wèi)生條件差,還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網民“張翼”表示,要在制度機制層面真正落實道路客運企業(yè)運營管理的主體責任,問題發(fā)生在司乘人員,根子往往在客運企業(yè),疏于管理、失責失察、包庇縱容的客運企業(yè)應受到嚴厲處罰。
“打擊長途客車‘宰客’行為,不僅要追究黑店經營者和不良司機的責任,完善法律法規(guī),加強執(zhí)法,嚴懲違法違規(guī)行為,還要徹查背后可能存在的工作失職與監(jiān)管失范,不能讓監(jiān)管流于形式。”網民“小米”說。
有網民認為,一些宰客、欺客行為,往往或多或少有黑惡勢力或者地方公權力撐腰,需要相關部門嚴查徹查,及時向公眾、輿論進行通報。網民“何勇”表示,各地公安、交通、市場監(jiān)管部門要切實負起屬地管理責任,對存在強買強賣、服務價格畸高的私人服務區(qū)依法予以嚴懲,并揪出背后的“保護傘”。在技術手段上,可利用車載監(jiān)控和GPS系統(tǒng),規(guī)范長途客車停靠休息行為。此外,要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及時處理乘客投訴、舉報的客運問題。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