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雙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元科技”)闖關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本次擬募資6.52億元。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雙元科技是生產過程質量檢測及控制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為企業提供在線自動化檢測及閉環控制系統(以下簡稱“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和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分別為1.26億元、1.65億元、2.62億元;同期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85.59萬元、4162.48萬元、5713.64萬元。
公司選擇《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項規定的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本次擬募資用于智能測控裝備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項目、營銷網絡及技術支持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凱畢特持有公司52.28%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鄭建直接持有公司16.30%的表決權,通過凱畢特持有公司52.28%的表決權,通過豐泉匯投資持有公司11.76%的表決權,鄭建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公司80.34%的表決權,且鄭建報告期內一直擔任發行人的執行董事/董事長、總經理,因此鄭建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雙元科技坦言公司存在以下風險:
(一)下游行業增速放緩或下滑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的下游客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電池、薄膜、無紡布及衛材、造紙等領域。目前,上述領域發展勢頭良好,但下游客戶所在行業的發展與政府產業政策相關度較高。
如果未來下游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產能過剩,可能會導致政府對行業采取適度控制或結構調整的政策,從而對終端客戶的經營情況、資金周轉速度及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產生較大影響,出現下游行業增速放緩或下滑的情況。
(二)芯片供應不足的風險
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采購芯片的金額分別為168.77萬元、431.00萬元和2,788.19萬元,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49%、3.93%和12.08%。雖然公司對芯片進行了提前備貨,但仍有可能受產能不足、新冠疫情以及國際貿易摩擦等綜合影響,導致公司無法及時采購,從而對公司的產品交付產生不利影響。
(三)公司經營業績無法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風險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2,567.00萬元增至26,176.06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44.32%,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034.81萬元、3,679.63萬元和6,244.73萬元,亦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公司收入及凈利潤的持續增長主要受益于公司下游應用行業的拓展、新能源鋰電池和薄膜等下游行業處于景氣周期、無紡布及衛材行業在保持正常增長的同時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檢測設備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以及公司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如果未來下游行業拓展不順利、產業景氣度下降,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公司無法在技術實力、產能規模、服務品質等方面保持競爭優勢,或者公司未能妥善處理快速發展過程中的經營問題,公司將面臨經營業績無法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風險。
(四)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4.86%、47.70%和44.15%,維持在較高的水平。由于公司產品及配置種類較多,不同類別產品和不同配置的同類產品單價及成本差異較大,因此產品和配置的結構變化會對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產生較大影響,同時,公司產品毛利率同產能利用率、市場供需關系等經營層面變化直接相關。若未來毛利率相對較低的產品收入占比增加或上述因素發生不利變化比如產能利用率下降或市場需求萎縮導致產品價格下降,則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可能出現下降的風險。
(五)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080.48萬元、7,205.50萬元和-4,738.59萬元。最近一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其原因一方面是公司新能源鋰電池領域的訂單增多,對該領域客戶銷售的產品在驗收前的收款比例相對較低,應收款項余額增加;另一方面是公司在手訂單增多,存貨增加導致資金占用增加。隨著公司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業務規模增大,應收款項及存貨增加產生的資金占用會進一步增加,導致公司短期內可能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關鍵詞: 雙元科技 雙元科技科創板上市 芯片供應不足 雙元科技財務數據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