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28日,20余位騎行愛好者在位于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南區的漕運碼頭集結,隨著發令槍一聲鳴響,“科技騎行——運河‘騎’遇記”正式發車,在奧運冠軍錢紅的領騎下,沿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完成20公里騎行,一路打卡副中心“網紅”景點,一覽古今相融的運河魅力。高科技含量自行車裝備讓騎行舒適不累,還能自動計算碳排放量,以綠色出行助力副中心碳中和。
本次活動由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共同主辦。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華,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蓋暢,北京通州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剛,第25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100米蝶泳金牌得主錢紅,出席啟動儀式并為騎行活動擊發發令槍。
在專業人員、全套裝備的護航下,由奧運冠軍錢紅領騎,車隊從漕運碼頭出發,一路向南,呼吸著大自然饋贈的新鮮空氣,感受著副中心人文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獨特城市風光。在甘棠大橋上一睹北運河上重要攔河閘——甘棠閘的全貌;從運河西岸向北,成片的蘆葦蕩在陽光下搖曳起舞;經過柳蔭廣場碼頭,這里有復現的通州八景之一“柳蔭龍舟”;登上月島觀景臺,一覽景區概貌。沿著濱河綠道繼續騎行,路過一座座橋,最有特點的要數千荷瀉露橋,吸引著人們前來打卡拍照。穿過驗糧文化主題的大光樓和北京國際財富中心,車隊來到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北區(燃燈塔和周邊古建筑群),也為本次騎行劃上圓滿的句號。
通州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文化底蘊厚重、生態環境良好,是副中心發揮文化旅游核心功能的重要依托。這條騎行線路依托通州區內現有濱水綠道及慢行系統資源設計而成,串聯起運河畔多處“網紅”打卡地,有自然風景,有人文故事,有文化底蘊,還有新業態活化商業街區和較完備的服務配套設施,非常適合感受千年運河的風采和副中心的日新月異,也希望以倡導綠色騎游為契機,引導更多人了解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奧運冠軍錢紅表示:“自行車騎行越來越火,離不開越來越好的騎行體驗環境,今天的線路場景選擇和科技賦能的自行車就是很好的例證。這一路,讓我對運河有了更多認知。與其說這是一次戶外健身運動,不如說是一場充滿詩意的旅行。值得推薦給更多朋友。”
本次“科技騎行——運河‘騎’遇記”活動是通州區文旅融合新品牌2022“遇見·運河”城市探訪系列活動之一,也是“游古韻通州 賞國潮運河”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系列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以上圖片由凱撒旅業提供 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