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敷爾佳創業板IPO首發過會后,巨子生物通過港交所聆訊,10月10日,據港交所文件,巨子生物通過上市聆訊,高盛、中金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二者均屬于敷料類產品巨頭,且在競逐“醫用敷料第一股”。
![]()
從財務數據來看,敷爾佳2021年以16.5億元的營收暫時領先巨子生物的15.52億元,但敷爾佳營收增速從2019年的259%放緩至2021年的4.1%。從上市進度到整體營收,巨子生物步步緊追敷爾佳。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面對研發小于營銷的情況,巨子生物和敷爾佳的產品能否在“紅海”一片的皮膚護理市場持續占領優勢仍待后市觀瞻。
根據港交所文件,巨子生物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在港主板掛牌上市,高盛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前不久,敷爾佳創業板IPO順利過會。此外,創爾生物、錦波生物正在北交所排隊。
實際上,醫用敷料熱賣同時爭議也不斷。近日,據敷爾佳披露信息顯示:市面上售價148元/盒、199元/盒的敷爾佳面膜,成本僅10元。相較之下,敷爾佳的銷售費用遠高于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隨收入規模擴大呈快速增長趨勢,各期銷售費用分別為1.15 億元、2.66 億元及2.64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0%、16.75% 及16.01%。
與此同時,巨子生物的研發成本也遠低于銷售及經銷開支。期內,巨子生物研發成本分別為1140萬、1338萬及2495萬元,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1.2%、1.1% 及1.6%。2019年-2021年,巨子生物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達9378.8萬元、1.58億元和3.46億元,分別占公司于相應年度總收入的9.8%、13.3%及22.3%。
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實際上不僅僅是個別企業有此類情況,醫用敷料市場“研發小于營銷”、“價格遠高于成本”的現象較為普遍,作為醫療產品,醫用敷料功能單一,其實并不適合作為日常護膚品使用。而國泰君安則在研報中表示,預計各品牌商將依托醫用敷料品類高黏性連帶至功效護膚領域,或依托原料等產業鏈優勢橫向向醫美、醫藥
關鍵詞: 巨子生物 港交所聆訊 醫用敷料第一股 醫用敷料市場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