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王彭
伴隨A股的強勁反彈,主動權益類基金凈值紛紛“回血”,不少在此之前低位加倉的基民獲得了較高回報。截至2023年2月8日,2022年11月以來共有222只權益類基金的漲幅超過30%
回顧2022年,伴隨市場反復震蕩,公募基金收益率整體低迷。不過,據機構統計,在這種環境中,依然有不少基金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份額明顯增長。其中,陳皓、周海棟、丘棟榮、姜誠、林英睿等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均逆勢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中歐基金統計,在2022年凈申購份額排名前20的權益類基金中,有15只為行業主題類ETF產品,其中以成長風格為主,半導體相關標的達到4個,科創板及創業板相關標的達到3個,醫療相關跟蹤標的有2個。2022年有3935只權益類基金沒有賺到錢,其中有1569只基金被投資者逆勢加倉,占比39.87%。
中歐基金的統計還顯示,截至2022年底,在主動權益投資范圍內,有416位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實現逆勢增長,其中包括易方達基金陳皓、華商基金周海棟、中庚基金丘棟榮、南方基金林樂峰、中泰證券資管姜誠、廣發基金林英睿、融通基金萬民遠等。
自2022年11月以來,伴隨A股的強勁反彈,主動權益類基金凈值紛紛“回血”,不少在此之前低位加倉的基民獲得了較高回報。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8日,2022年11月以來共有222只權益類基金的凈值漲幅超過30%。其中,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A、匯添富滬港深優勢定開、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混合、光大保德信品質生活混合A等基金的漲幅超過40%。
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公募基金認為,當前A股估值處于合理位置,上漲行情值得期待。
中歐基金表示,經過近3個月的反彈,A股市場整體估值仍處于合理偏低位置,意味著當前權益類資產的中長期配置價值較大。
上投摩根基金也表示,從估值角度看,萬得全A近5年估值歷史分位略高于中位數,一些板塊仍處于相對低位,具有中長期布局的價值。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國內經濟穩步復蘇提振了市場情緒,與此同時,外資持續流入,A股進入反彈修復階段。
金鷹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楊曉斌認為,經濟基本面復蘇跡象明顯,但體現在宏觀數據上仍需進一步確認。后續增量資金值得期待,雖然不一定很快看到增量資金跑步入場,但信號槍已經響了,需要的只是給市場更多耐心。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