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冊制下,券商研究業務正在經歷重塑,作為考察券商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基金分倉傭金收入情況備受市場關注。Wind數據顯示,2022年,券商基金分倉傭金總收入達188.72億元,同比下降15.2%。整體來看,頭部券商依舊保持領先地位,不少中小及外資券商也在奮力追趕,黑馬頻出。
11家分倉傭金增超100%
2022年,在市場震蕩、行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券商持續深耕公募市場,頭部效應凸顯。
(相關資料圖)
券商龍頭中信證券去年以13.53億元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持續領跑,同比下降18.86%,傭金席位占比7.17%;中信建投緊隨其后,實現基金分倉傭金收入9.81億元,同比下降4.47%,傭金席位占比5.2%。長江證券、廣發證券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均超9億元,分別為9.55億元、9.3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13%、18.92%,傭金席位占比5.06%、4.96%。招商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證券、華泰證券等10家券商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均超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前三十名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合計達163.81億元,占比高達87%,集中度持續提升。
雖然行業整體分倉傭金收入下降,集中度不斷提升,但不乏眾多“黑馬”突出重圍。2022年,共有11家券商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增幅均超過100%,不少中小券商依舊持續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民生證券實現基金分倉傭金收入2.95億元,同比增長418.3%;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星展證券、東亞前海證券緊隨其后,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398.08%、328.71%、265.13%,顯示三家外資券商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增長迅猛。
近年來,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對券商業績貢獻度也在持續提升,2022年,基金分倉傭金占證券經紀業務收入比例約為15%。費率方面,Wind數據顯示,券商估算的平均分倉傭金費率為0.0782%(2021年為0.08%),約有49家券商的估算傭金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除了公募基金客戶外,不少券商也在積極拓展非公募客戶,并加強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增量客戶的服務力度 。例如,分倉傭金收入實現逆勢增長的浙商證券去年公募客戶(含保險)存量已達132家,私募及其他客戶存量增至110家,客戶總數同比增長逾37%。
積極踐行“研究+”服務模式
當前,證券行業中已有超過90%的券商以一級部門的形式開展研究服務,隨著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也給賣方研究帶來諸多挑戰和機遇,2022年市場波動下,公募基金新發行份額為14482.82億元,同比下降50.8%。
對此,券商研究業務正探索多元化的經營模式,除了外部傭金收入外,積極踐行“研究+”服務模式,加強對內業務協同,實現研究業務“對內”和“對外”服務并舉,形成綜合金融服務鏈條。
梳理上市券商年報可以發現,廣發證券踐行“研究+N”經營模式,以研究賦能核心業務高質量發展,公司產業研究院加強研究對公司核心業務的推動和支持,進一步推動研究驅動的經營模式,賦能公司全業務鏈發展。方正證券以研究驅動賦能股權投資和投資銀行業務。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兼國際業務部行政負責人武超則表示,“公司研究發展部提出‘立足于外,服務于內’的發展理念,部門協同公司業務部門打造投行、投研和投資能力的復合‘鐵三角’,以及基于財富管理、資管的機構業務的‘鐵三角’。在‘鐵三角’模式下,倒逼研究員深入產業內部,熟悉產業發展脈絡,持續提升投研能力。”
同時,券商研究業務持續完善研究體系,加快研究人員隊伍建設、提升對業務發展的研究服務能力。其中,隨著機構客戶數量的持續增加,券商分析師隊伍也在不斷壯大。截至目前,國內券商分析師總數首次突破4000人。而全面注冊制的落地對券商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競爭態勢越發激烈,券商需在人才梯隊、投研能力建設方面不斷加碼。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