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華夏銀行聯合黑龍江象嶼農業物產有限公司,面向現代農業產業鏈,推出首個全棧式數字化的產業融資項目,通過“數字+糧食銀行”助力戰略儲備、服務大田農業,在踐行糧食立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
“九碗中國糧,一碗龍江產”,黑龍江作為我國產糧第一大省,在保障糧食安全、促進供應鏈穩定、推進儲備多元化上具有特殊地位。該項目的成功上線,有效解決了糧食收儲中流通環節多、資金需求大等痛點。華夏銀行聯合象嶼物產在黑龍江地區為糧食經紀人推出的數字化個人糧食倉單質押融資業務,通過整合象嶼農產生態數據和第三方權威數據、打造全鏈條數據監測模型,為糧食經紀人提供了數字授信、線上放款和智能貸后等7*24小時無接觸式金融服務,滿足了經紀人糧食收儲場景中的融資需求,縮短了供應鏈條、降低了流通成本。
該項目是華夏銀行在現代農業領域進行產業數字金融業務探索的重要嘗試。總行產業數字金融部協同哈爾濱分行和專屬金融科技公司——龍盈智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組建業技融合的敏捷團隊,用時不到2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系統開發,產品上線25天就已經吸引黑龍江省富錦、北安、依安、訥河、五大連池等地43個客戶到華夏銀行開立銀行賬戶,在銀行實現批量開發和生態獲客的同時,滿足了客戶低成本、便捷的融資需求。
華夏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關文杰認為,農業數字化、貿易數字化和金融數字化相融合,構建出農業產業數字金融體系,將是金融支持農業產業數字體系建設、支持拓展生態體系下的生產關系相連接、促進農業技術升級和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根本。當務之急,一是要加快打造農業互聯網;二是在農業互聯網的基礎上推進農業產業數字化建設,提升農業數字化和貿易數字化水平; 三是把產業數字金融體系全面布設到農業生態體系中。
本次“數字+糧食銀行”服務模式正是華夏銀行推進產業數字化、貿易數字化和金融數字化三化同步的有益實踐,也是踐行金融為民初心,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探索。
近年來,華夏銀行圍繞“智慧金融、數字華夏”戰略愿景和“一流智慧生態銀行”建設目標,緊扣數字時代特征,堅持數科規劃牽引,產業數字金融先行突破,縱深推進全行數字化轉型工作,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該行產業數字金融加強與產業生態合作,探索數字授信及數字智能風控技術創新,創設數字貨運貸、數字政采貸、數字倉單貸、數字訂單貸等數字產品,在能源、先進制造等領域相繼落地。同時,該行構建快速核銷、盡職免責等創新容錯機制,制定跨分行利益分配、生態綜合定價等激勵機制,提升創新驅動力和業務協同管理水平,產業生態服務能力不斷優化。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華夏銀行產業數字金融數字融資類業務新增客戶1666戶,新增投放 521.78億元。大宗商品清算通新增客戶112戶,累計雙邊清算金額約1364億元,平臺通寶新增客戶54戶,年累計交易金額約2034億元。 2022年12月8日,在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中國電子銀行網共同主辦的“2022數字金融創新發布周暨第十八屆宣傳年年度盛典”中, 華夏銀行產業數字金融業務獲得“數字金融最佳業務創新獎”。
下一步,華夏銀行將持續積極響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號召,堅持創新引領,強化金融科技賦能,縱深推動數字化轉型,為客戶提供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務;同時,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穩步加大信貸資金投入,讓金融活水澆灌“三農”沃土,用金融力量守護糧食安全。
(以上圖由華夏銀行提供給中國網財經)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