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鄰里樂”“鄰里頌”“鄰里情”,5月20日,北京市第五屆 “社區鄰里節”在大興區清源街道康莊公園正式拉開序幕。
本屆“社區鄰里節”在國家級非遺太子務《武吵子》舞蹈表演中拉開序幕,隨后,會場播放《熱心解難題 溫情暖鄰里》專題視頻,呈現和諧有序社區生活氛圍。啟動儀式中,通過現場連線“小院議事廳”“社區之家”“社區社會組織”,展示鄰里互商、互助、互愛、互聯的友情,“我家有睦鄰 共治來幫忙”部分,請來社區志愿者擔任“溫暖推薦官”,展現社區治理方面的破題新思路和好經驗,突出“自己的社區自己管,大家的事情大家辦”。
活動在緊緊圍繞“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共建美好幸福家園”的主題上,主會場設置“紅色、綠色、橙色、藍色、金色”五色同心圓“嘉年華”活動區域,既有社區“拉家常”議事會、老年人預防詐騙、民政政策普法宣傳、社區“大講堂”、消防安全,也有居民群眾跳蚤市場、中醫義診、義務理發的“大雜燴”,還有社區達人非遺制作、旱地冰壺,讓居民參與豐富多樣的互動環節并體驗不同類型的便民服務。
近年來,大興區堅持黨建引領,深化社會建設領域實踐,探索“大興社區復興計劃”,以“拉家常”議事會機制為抓手,踐行“家里人”城市基層治理黨建品牌,致力于形成“像家里人一樣”的基層治理模式。
這一模式強調推動社區從陌生人社會向熟人社會進而向家里人社會轉變,加強社區有機聯系和居民參與,將居民、物業、駐區單位、社會組織都納入到基層合作治理“微網格”中,主體聯動更順暢、治理方式更民主、治理力量更強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共同體。通過踐行“家里人”基層治理黨建品牌,喚醒居民的主體意識,推動多元化社區主體建立有機聯系,形成在社區治理中各有分工又彼此協同的社區有機體,增強內動力,實現社區可持續發展。
活動現場,邀請了大興區社區治理專家團成員,與現場居民“拉家常”,答疑解惑社區治理難點問題,進行充分交流溝通,打造便民、近民、親民最前沿陣地。同時,依托大興區“物業超市”服務機制,把家電維修、便民理發、孝老助老、公益體檢、法律援助、心理咨詢、興農助農等優質社區服務資源引入活動現場,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現場還設置居民跳蚤市場、鄰里互動競技等居民互動活動,進一步增進社區居民之間的和諧關系,凝聚鄰里情緣。并依托區教委的教育資源社區大課堂,邀請社區學院教師現場為社區居民開設創城知識、垃圾分類、社區禮儀、民政法規,消防知識等社區課程。
此外,活動還將具有大興特色的非遺項目面塑、曹氏風箏、剪紙、李氏柳編、皮影制作技藝、臉譜、易拉罐拉畫等,進行集中展示,并邀請居民參與互動體驗。
社區是家的港灣,鄰里是情的紐帶。據悉,5月20日至7月20日,大興區將以“家里人”城市基層治理黨建品牌為引領,在全區259個社區陸續開展“社區鄰里節”活動。(以上圖片由大興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提供)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