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恒大在停牌525天后,于2023年8月28日在港交所復牌,開盤即跌停,收盤報0.25港元,跌幅達85.71%,總市值僅剩31.6億港元。恒大系旗下的恒大物業和恒大汽車也同步復牌,分別下跌了40.5%和30.7%。恒大系三股的市值合計蒸發了近千億元。
恒大在復牌前夜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顯示其負債總額為2.3882萬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末減少了492.1億元,但仍然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其凈資產為-6442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末又多負了451億元。其上半年收入為128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43.57%,但凈虧損為392.5億元人民幣,主要由于經營性虧損和非經營性虧損(包括訴訟、土地被收回、股權處置及資產評估減值等)。
恒大表示,將堅決承擔起自救化險的主體責任,扎實做好保交樓各項具體工作;做好汽車、物業服務等板塊的持續經營,積極引入優質資源、提升發展內生動能;加快推動境外債重組等工作,保障各類債權人的長期利益;不斷提升內部風控、管理效能,穩定團隊,穩步推進日常運營。
恒大的復牌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有分析認為,恒大的復牌是為了避免被港交所摘牌而采取的無奈之舉。恒大目前面臨著巨額債務壓力和嚴峻的流動性危機。其境外債重組方案尚未獲得債權人的全面認可和支持 。其房地產業務受到市場降溫和政策調控的影響 。其汽車業務尚未實現規模化生產和銷售 。其物業業務雖然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但難以支撐其龐大的資金需求 。因此,恒大的生存前景仍然不明朗。
有觀點認為,恒大不能倒是一個政治決策 。恒大作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 ,其倒閉將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造成巨大沖擊 。同時,恒大也涉及到數百萬購房者、投資者、供應商、員工等利益相關者 。如果恒大出現破產清算或違約事件,將引發社會動蕩和信任危機 。因此,恒大不能倒是一個必須堅持的底線 。
但是,恒大不能倒并不意味著恒大可以不改革 。恒大的困境是其過度擴張、盲目多元化、高杠桿、低效率等戰略和管理問題的結果 。恒大必須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調整,放棄不切實際的發展目標,同時接受政府和市場的監管和約束,遵守法律和規則,尊重債權人和消費者的權益,承擔社會責任 。
本文源自:金融界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