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恒大”受害者宏業基二闖IPO 樂通股份董秘疑化身居間人突擊入股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熱點 > 正文  2023-08-30 18:23:32 來源:叩叩財訊

導讀:“最近一年扣非凈利潤不及8000萬,且業績依然還在持續下滑中,在宏業基之前,還未有類似的企業在注冊制下通過主板的IPO審核,所以,監管層對如今宏業基IPO的態度和審核結果,頗值得關注。”來自于北京一家中字頭大型券商的資深保薦代表人向叩叩財訊表示。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ipo)原創發布

作者:陳渝川@北京


【資料圖】

編輯:翟 睿@北京

因深受恒大地產“爆雷”風波波及,日前,書香門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書香門第”)不得不選擇以撤回IPO申請的方式終止其上市進程。

同人不同命。

與此同時,另一家同樣身陷恒大地產危機的企業并同樣遭到重大影響的企業,卻再度迎來了叩門A股市場的關鍵時間窗口。

2023年8月24日,深交所上市委2023年第66次上市委會議即將拉開帷幕,不出意外,深圳宏業基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業基”)的上市首發申請將在該次會議上登場接受上市委員們對其是否符合IPO發行條件的審核與表決。

這是宏業基此番IPO的第二次上會闖關。

早在2022年9月,申請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宏業基便曾在IPO“核準制”下成功通過了證監會發審委會議的審議。但此后,直到2023年2月全面注冊制改革的落地,宏業基IPO仍未能等到證監會最終的一紙核準發行的批文。

作為彼時核準制下存量過會未獲得上市放行的8家特殊擬IPO企業之一,宏業基也選擇了在注冊制下重走上市審核流程,并于2023年3月初“平移”申報至深交所。

公開信息顯示,宏業基為一家專業從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服務的巖土工程行業企業,致力 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高效、安全、綠色的地基基礎工程專業施工服務,其的主要服務為樁基礎工程、基坑支護工程等地基基礎工程。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首次欲“核準制”下獲得證監會發審委的首肯之后,宏業基IPO卻遲遲未能等來發行核準批文的主因,便是遭受到斯時已經瀕于爆雷邊緣的恒大地產的影響。

“恒大地產曾是宏業基的第一大客戶,隨著恒大地產的爆雷,這對于宏業基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在宏業基IPO首次過會后,隨著恒大與宏業基之間的種種壞賬不斷暴露,這不僅直接影響到了宏業基業績的持續性,也對其過往業績的審慎性和真實性提出了挑戰。”一位接近于宏業基的知情人士告訴叩叩財訊,也正是遭到恒大地產爆雷的沖擊,在重新按照審慎的方式計提相關壞賬之后,宏業基甚至一度已經不滿足繼續推進主板IPO的基本條件。

不過幸運的是,最終宏業基還是依靠“時間”等來了新的上市“空間”。

雖然目前宏業基IPO已經獲得了在注冊制下重新闖關上會審核的契機,但恒大地產的風波給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依舊還未完全消除,疊加行業低迷的景氣度風險,宏業基此番IPO闖關上市委會議的結果依舊充滿著不確定性。

據宏業基IPO最新申報材料顯示,在2021年和2022年中,其即便已經按照90%比例的壞賬計提了與恒大地產及相關聯企業之間的應收賬款,但依舊還有多起與恒大之間涉及數千萬款項的“討債”訴訟還在中繼之中。

此外,宏業基自己也承認,其所處的巖土工程行業與下游房地產行業、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領域的景氣度密切相關。

“房地產行業方面,2020 年以來,受‘三道紅線’等房地產調整政策影響,房地產市場景氣度持續下降,大量民營房地產企業相繼暴雷,其市場萎縮導致巖土工程行業業務總量呈現階段性的減少,使行業內企業競爭的環境更為激烈,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風險加大。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除 2021 年 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外,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從 2009 年開始連續 12 年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趨勢明顯”,宏業基在上述最新的一份IPO招股書(上會稿)中坦言,若房地產行業、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領域等相關市場景氣 度持續下行,且市場投資意愿被持續抑制,市場萎縮不能盡快得到恢復,導致行巖土工程類業務總量持續性減少,則公司毛利率、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等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宏業基業務的區域化也大大削弱了其風險承受能力,與同行可比的企業相比,這幾年來,宏業基的業務基本全部都安于華南一隅,跨區域發展障礙明顯,全國及海外市場拓展乏力,進展緩慢。”與宏業基同屬工程行業的一家已上市企業董秘告訴叩叩財訊,無論是從經營業績的持續穩定性,還是從區域經營難以獲得突破的現狀,宏業基恐怕需要更有力的解釋來證明自己是否符合主板大藍籌的定位。

在種種內外因素交困之下,如何保持業績的穩定性和業務的持續性,這也將可能成為宏業基此次IPO能否再次得到監管層認可的關鍵。

“在此前核準制下,投行業內一直都有申報主板IPO需最近一年扣非凈利潤8000萬以上的公認標準,按照此標準衡量如今的宏業基,其上市前景是并不被看好的,但在注冊制改革下,此前已經有兩家擬主板上市的企業突破該標準而獲得了審核的認可并推進到注冊流程中,所以,宏業基IPO二次通關過會的可能性也比較大。但與其他兩家最近一年扣非凈利潤不足8000萬卻依然得到監管層放行的企業又有所不同的是,2023年中,宏業基業績的還在持續下滑,監管層對此將如何界定,這也將直接決定著其上市的命運,同時也是我們作為投行從業者,關注該IPO案例的焦點。”來自于北京一家中字頭大型券商的資深保薦代表人向叩叩財訊表示。

與“核準制”下本已獲得監管層肯定的上市計劃一樣,宏業基此番二度闖關上會,也并未調整其IPO募資方案,仍擬發行不超過5512.2萬股新股以募集5.02億資金投向“設備服務能力升級”、“信息化建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等三大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計劃用以補充流動資金的募投資金達到了2.9億,占宏業基此次IPO募資計劃近60%。

1)大盤藍籌定位符合性待榷

時間回到一年前的2022年9月22日,在當日證監會召開的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2年第109次發審委會議上,宏業基IPO曾順利地通過了審核獲得了通向A股的最關鍵一張“通行證”。

雖彼時的宏業基,其基本面在同期諸多同樣擬主板上市的企業中并不出挑,且恒大集團的“流動性風險”已經隱現,但在該段IPO報告期幾年內業績的持續較大幅度的增長,和最近一期超8000萬規模的扣非凈利潤,還是讓其成功上市的前景可期。

因核準制下的IPO披露機制限制,在宏業基首次闖關發審會時,其并未公開披露其2021年的全年業績,但據叩叩財經獲得的一份數據顯示,宏業基曾向證監會申報其2021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4.68億,創下了其自2002年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對應的凈利潤也曾達到9096萬,同樣延續著自2018年以來的持續增長。

也就是說,在2022年9月22日此前,宏業基向監管層披露的其IPO報告期2018年至2021年四年內,其營業收入分別為9.23億、10.51億、11.54億和14.68億,對應的凈利潤則分別達5741.12萬、6996.77萬、8551萬和9096萬。

顯然,以此組數據為準的話,宏業基在滿足“最近一期凈利潤超8000萬”的同時,其業績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皆可得以力證。

但該來的還是來了。

在宏業基首次IPO過會之后,隨著恒大地產風險的不斷釋出及房地產行業景氣度的持續低迷,證監會也對這家曾與恒大地產有著重要業務往來的企業采取了更為審慎的態度。

早在宏業基IPO首次上會之時,發審委便重點關注了其對恒大集團等地產客戶壞賬準備集體是否充分等問題。

彼時,宏業基在其2021年的財務數據中,對當年末預期回收風險高的恒大集團相關資產單 項計提比例為55.59%,這一比例相當于其規定的3-4年應收款賬齡的壞賬計提比例。

這一在當時看似還算合理的計提比例,隨著恒大地產危機的正式爆發,事易時宜,如今顯然已不夠審慎。

最終,按照審慎性邏輯,宏業基在2021年財務數據中,將對恒大集團相關資產的單項計提比例提高至90%。

也正是這一財務數據的變動,便差點徹底斷送了宏業基IPO的前程。

據調整后的數據顯示,在將恒大集團相關賬款進行高比例計提后,2021年,宏業基的扣非凈利潤竟大幅下滑至5200萬,同比2020年的8612.97萬,下滑幅度近40%。

“恒大的壞賬計提,對宏業基的影響是巨大的,隨后也有其他如花樣年地產等企業的相繼爆雷,也給宏業基帶來了不小的損失,這便是宏業基IPO在首次過會后,一直未能獲得進一步推進的主因。”上述接近宏業基的知情人士承認。

更讓宏業基IPO一度擔憂的是,2023年2月,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的落地,主板在注冊制下定位更為明晰,其中制定的上市標準之一便是“最近三年凈利潤均為正,且最近3年凈利潤累計不低于1.5億,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000萬”。

也即是說,在2022年的年報數據正式出爐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2021年扣非凈利潤僅5200萬的宏業基,是完全不滿足注冊制下主板企業的擬IPO申報條件的。

幸運的是,2022年財報中,宏業基那約7617萬的扣非凈利潤,最終還是化解了這一場虛驚。

“擬主板上市企業,在大藍籌的定位下,宏業基的基本面,無論從營收規模還是盈利能力及持續性上看,著實談不上優秀。”上述資深投行人士表示,如果單從業績層面上,宏業基甚至還趕不上大多數正在創業板擬IPO隊伍中排隊待審的企業。

據叩叩財訊統計,在目前注冊制下已通過上市委審議的40余家擬主板IPO的企業中,僅有兩家企業的最近一年扣非凈利潤不足8000萬。

但這兩家企業卻在2023年中,繼續保持著業績的高增長。

反觀宏業基,不僅其在2022年,即“最近一年凈利潤”僅7000余萬,進入2023年以來,前三個季度中,宏業基幾乎皆還處于營收與凈利潤繼續雙雙下滑的趨勢之中,未能看到業績的拐點出現。

據宏業基經審閱的2023年中報數據顯示,2023 年 1-6 月,其營業收入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 53981.73 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小幅下降,但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4014.90萬元,同比下降 達24.79%。

據宏業基預測, 2023 年 1-9 月,其將實現營業收入為 79000 萬元至 89000 萬元,同比增長-5.52%至 6.44%;預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5,700 萬元至 6400 萬元,同比下降 11.04%至 20.77%;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5650 萬元至 6350 萬 元,同比下降 9.51%至 19.48%。

“最近一年扣非凈利潤不及8000萬,且業績依然還在持續下滑,在宏業基之前,還未有類似的企業在注冊制下通過主板的IPO審核,所以,監管層對如今宏業基IPO的態度和審核結果,頗值得關注。”上述資深投行人士補充道。

不僅業績規模和盈利持續性恐難以擔起“大盤藍籌”的名號,在行業目前所處特性結合其區域經營的發展現狀上,宏業基要想更貼合主板上市企業的定位,也仍需還下一番功夫。

近幾年來,宏業基的業務幾乎全部來源于華南地區——2019年至2022年,其源于華南地區的業務收入占皆為100.00%。

雖在此前多份IPO申報材料中,宏業基一再堅稱“目前公司立足深圳,業務范圍以大灣區為核心,以長三角及成渝區域為兩翼,輻射華南及全國多個省市地區,并積極拓展新加坡等海外市場,以強大的技術實力、專業的施工技術與優秀的管理運營能力為依托,在行業內占據了穩固的競爭地位”,但事實上,無論是其海外拓展,還是除華南外的全國多個省市地區的“輻射”,其幾乎皆無任何進展。

宏業基自己也承認“但若未來,華南地區基礎建設投資規模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不能保持與主要客戶的長期良好合作、公司未能憑借競爭優勢進一步提高公司在華南區域的市場占用率、公司未能拓展華南地區外的業務布局等不利情況,公司將面臨經營狀況及業務下滑的風險”。

據叩叩財經獲悉,以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服務為主業的宏業基,在早前多年,也并非沒有嘗試過開拓華南以外市場的計劃,還曾設立了新加坡分公司,也曾拿下了如蒙華鐵路岳吉段吉安贛 江特大橋、昆明螺螄灣中央商務區、重慶 101 大廈等其他省市地區的地基基礎工程項目。

但對外發展最終還是未能得以持續。

那么,近年來,宏業基除華南外其他市場的“缺席”,是否也側面印證了其市場拓展乏力、跨區域業務發展存在障礙?這恐怕也需要宏業基向監管層予以自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宏業基IPO申報材料中,有三家被其視為同類可比的對標企業,分別為城地香江、中化巖土和中巖大地,這三家企業的業務區域皆為全國化布局。

2)樂通股份董秘疑化身“居間人”突擊入股或將獲利數百萬

在宏業基IPO此次二度闖關上會之前,上交所已有鼎鎂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鎂科技”)IPO主板上市未獲上市委通過的先例——這也是注冊制下首例遭否的擬主板上市企業,在深市主板IPO審核中,日前也有青島大牧人IPO上會前夜被叫停的“意外”(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主板注冊制IPO上會前夜叫停首例出爐,青島大牧人上市再失速:訴訟、舉報障礙不斷!利潤已呈持續下滑,上市最佳窗口正在錯失?》),諸多變數之下,宏業基IPO此次能否順利過審,一切仍難以估量。

但可以確定的是,一旦宏業基IPO得以成功掛牌上市,又將給諸多早前便潛伏于其中的股東帶來一場資本的饕鬄盛宴。

不得不承認,宏業基目前的股權結構是相對復雜的,21家投資機構和8名自然人在其股東名冊中依次排開。

據上述接近于宏業基的知情人士透露,在其IPO審核期間,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需對擬IPO企業的持股主體進行穿透至最終持有人,為了完成這一穿透核查要求,宏業基及其此次IPO的相關保薦機構可謂是煞費苦心,費盡心力。

“股東穿透的過程對于宏業基來說是一大難點,在進行股權穿透過程中,部分間接持股的機構股東完全不配合穿透工作,拒絕進行股權穿透,且相關的工商信息平臺中也沒有查到其具體的股權結構,最終好不容易才通過側面的渠道獲得相關的股東名單,此外,還有多家間接持股機構在IPO審核期間,其股東及合伙人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這也為宏業基IPO的股權穿透增加了難度。”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在宏業基看似復雜的股東名單,最引人矚目的應是一位以突擊入股方式現身其中的自然人股東。

2020 年 8 月 5 日,一位名為郭蒙的自然人以股權受讓的方式獲得了彼時正欲申報IPO的宏業基的30萬股原始股權。

通過該次轉讓,郭蒙成為了宏業基29位原始股東中的一員——其以30萬股的持股數位列第28位。

在郭蒙入股不到一年后,2021年6月,宏業基便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了其此次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并獲得受理。

郭蒙的該次入股,雖數量并不多,但其之所以被外界重點關注,除了其低價突擊入股擬IPO企業的行為外,還有其股權轉讓“居間”人的身份。

據宏業基IPO招股書顯示,郭蒙是從宏業基原股東新余海潮投資手中以4元/股的價格獲得這30萬股的。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郭蒙受讓相關股權兩個月前的2020 年 6 月 12 日,同樣是新余海潮投資也曾分別對外轉讓了其持有的宏業基的相關股權,斯時,其曾分別向深圳博信咨詢、東莞博信投轉讓所持宏業基股權各 200 萬股,但其轉讓的價格則為8.16 元/股。

短短兩個月時間,新余海潮投資卻降價超過50%低價將相關股權轉讓給郭蒙,這背后的合理性又何在?是否涉及利益輸送呢?

據宏業基解釋稱,因在新余海潮投資向東莞博信投資、深圳博信咨詢的股權轉讓過程中,郭蒙進行了居間撮合,所以在該次股份轉讓完成后,相關方按照與郭蒙的約定,將30萬股宏業基的股權以4 元/股的價格轉讓予郭蒙。

“在股權交易的實際操作中,居間人存在是比較常見的,不過對于擬IPO企業,明確將該股權的居間行為寫在招股書中的還是比較少見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確解釋了低價轉股的合理性。”上述資深保薦代表人表示。

通過該次“居間”股權轉讓,一旦宏業基成功上市,這筆總計3200余萬的股權交易將給“居間人”郭蒙帶來的“好處費”也是非常可觀的。

在郭蒙低價入股后,賬面盈利相對公允價值便已達百萬元上。如果算上宏業基IPO掛牌交易后的二級市場溢價,郭蒙在這一“居間”業務上的收益將輕松高達數百萬元。

對于郭蒙的真實身份,在宏業基的IPO招股書中并未詳細披露,僅顯示其為1981年9月出生的一位女性。

上述接近于宏業基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郭蒙在華南的資本市場中擁有較為深厚的人脈,并疑似為一上市企業的高管。

巧合的是,樂通化工董秘正好名為郭蒙,其也恰好是一名出生于1981年9月的女性。公開資料顯示,郭蒙,擁有永久境外居留權,碩士研究生學歷。曾任中國產權交易所投資經理;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財經生活頻道節目部主任。現任珠海市樂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

雖諸多基本信息條件皆貼合,但宏業基中的突擊入股股東郭蒙,是否真的是樂通化工董秘郭蒙,還有待進一步確認。

(完)

關鍵詞: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