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長沙業余足球隊重現“埃里克森式急救”。9月8日晚,長沙洋湖體育公園,一名中年男子踢足球時心臟驟停,倒地不起,現場隊友和醫生接力為他做心肺復蘇,并運用公園配備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為他除顫,搶救成功,上演了一場教科書式的救援。
這支長沙純業余的小區足球隊是如何做到歐洲頂級賽事職業球隊曾做到的成功急救?讓我們復盤救援過程,總結其中的寶貴經驗。
長沙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劉科宇稱贊,響應速度快、專業技能強、急救設備全是這場施救成功的主要原因。
解讀:每延遲1分鐘,搶救成功率降低10%左右

“時間就是生命。”劉科宇說,心搏驟停開始搶救的時間越早越好,10分鐘以內積極地搶救患者成功率較高。據不完全統計,每延遲1分鐘,搶救成功率降低10%左右。而心搏驟停超過4分鐘,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
“倒地男子當時失去意識、心跳暫停的情況,在場醫生對他進行的心肺復蘇起到了首要救助作用。”劉科宇說,心肺復蘇多在以下情況下進行:第一是心搏驟停,第二是自主呼吸停止,在進行心肺復蘇之前應先檢查患者情況,然后采用規范的動作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戶外環境,非專業人員沒有條件時可以不判斷患者心跳,一旦發現患者沒有呼吸,即可實施心肺復蘇。
一般來說,遇到心搏驟停的患者,需要將心肺復蘇和AED除顫結合使用,在這場施救中,公園游客中心配備的AED設備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AED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非專業醫護人員也可以使用的用于搶救心搏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
劉科宇解釋,心臟有它自己的節律,當遇到嚴重的電擊、溺水或者疾病的中晚期的時候,這種節律會發生紊亂。在此種情況下,心肌雖有一定的運動,但實際上已經不是在“泵”,而是在“顫”,失去了泵血功能,無法有效將血液送至全身。自動除顫儀的作用就是給心臟進行電擊,讓其紊亂的節律回歸正常,也就是說,消除心臟的“顫動”,恢復其正常的泵血功能。
劉科宇提醒市民,市民在進行體育運動之前應充分熱身,不能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在運動中應該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注意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如運動后出汗量較大,應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適當補充電解質。如果身邊人突然發生暈厥,首先應判斷其是否為呼吸心跳驟停。當確認患者為心跳停止導致的暈厥后,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尋求周圍的人幫忙拿來附近的AED。在AED到來之前,不間斷給予心肺復蘇。AED到來后,根據語音提示操作AED,并等待救護車到來。
心肺復蘇步驟:
第一步:
評估現場環境安全,如果不安全,迅速將患者移至安全處。
第二步:
判斷患者意識。
第三步:
呼救,撥打120,取AED。
第四步:
檢查患者脈搏和呼吸,評估有無心搏驟停。
第五步:
胸外心臟按壓30次。
第六步:
檢查口腔,清理呼吸道異物,開放氣道。
第七步:
人工呼吸2次。
第八步:
評估效果,看被救者是否恢復意識、呼吸、脈搏。
名詞解釋
埃里克森式急救
2021年歐洲杯丹麥對陣芬蘭的比賽中,丹麥球星埃里克森突然倒地休克,裁判立即中斷比賽,隊長克亞爾第一時間查看了隊友埃里克森的舌頭是否阻塞呼吸。緊接著,隊醫進場,AED送達,醫務人員開始心肺復蘇,救援持續到8分08秒,救護車專用的擔架抵達。13分36秒,埃里克森恢復自主呼吸,被救護車送醫。這一救援被外界稱贊為“教科書式”救援的“黃金14分鐘”。
關鍵詞: 長沙業余足球隊 教科書式救援 埃里克森式急救 長沙洋湖體育公園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