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青浦朱家角老建筑“煥新”亮相 走進江南水鄉里的舊時光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獨家 > 正文  2023-03-29 18:12:54 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王泳婷3月29日報道:位于上海市青浦區課植園路339弄9號樓,近70歲的青浦筒倉近日經過修繕后,搖身一變成了獨具特色的咖啡館——一尺花園(筒倉店),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公眾面前。站在青浦朱家角古鎮放生橋上眺望,就能看到漕港河北岸的一座精致玻璃房,被六個圓柱體建筑物高高托起,成為這個古鎮小城的制高點。

老糧倉融入新業態

筒倉始建于1954年,室內筒體面積約為700平方米,曾是原國家第二糧庫、青浦第二碾米廠、朱家角糧食管理所的所在地,見證了糧油業從傳統到現代、生活資源從匱乏到富足的時代變遷。


【資料圖】

為讓老建筑延續生命、重煥生機,咖啡店在保留了過去糧倉筒體的建筑形態和空間元素的同時,融入了新的生活方式設計。高頂弧形的錯層空間,每一層都被賦予了新的體驗。

“一尺花園”合伙人張夢翔告訴記者,筒倉店的空間規劃與設計都是圍繞糧倉原有的六個儲糧筒展開的。“原本的兩個圓筒現在變成了電梯和傳菜吧臺,其余的都作為了空間結構的一部分。消費者沿著扇形樓梯拾級而上,會途徑藏書室、藝術展區、咖啡用餐區等,每一個空間,都有著不同的光影與氛圍。”

同時,店內咖啡機的“轟隆”聲就像是這棟建筑的心臟;室內環繞的綠植就像給這棟建筑植入了一個可以暢快呼吸的肺,而藝術展區則是老建筑的靈魂,主要講述屬于它、屬于朱家角的故事。

不僅如此,除了儲糧筒,還有很多老結構被保留了下來。如一進門處的“漏斗”,這其實是從前下糧的設置,工人們用麻袋在這里接上大米、小麥再進行打包、裝運,現在成了一樓的一處景觀設置。在店內的扇形樓梯上還保留了過去的通風筒設施,其上的小圓孔原先是為了保證糧倉的通風,有利于糧食儲存,不易發霉。登上五樓,便可以眺望到淀浦河。半個世紀前,一袋袋被打包好的糧食,正是在這淀浦河上裝船運往各地。

一尺花園(筒倉店)開業短短五天,無論周末與否,這里總會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慕名打卡、拍照拔草之人。3月29日下午,車女士帶著家人來這里喝下午茶,她告訴記者,就算是工作日,只要一有時間就喜歡找家咖啡店坐下看書、聊天,享受愜意的午后時光,“我之前還去過淀山湖畔的一尺花園岑卜村店,太喜歡這種古樸的‘老宅風’了。”

“我們希望讓更多的消費者在喝咖啡的同時,能融入到歷史空間中,感受更多的城市文化。”一尺花園(筒倉店)店長高雪華對記者說,“目前筒倉店設有20多桌,最多可容納100多位顧客,另外樓頂的露天平臺經過調整后將對公眾開放。”

在傳承歷史文脈中煥新發展

在江南水鄉朱家角古鎮,不盡的滄桑歷史與現代時尚相伴相依,連綿成壯闊波瀾的時光畫卷,為我們展現了歷史建筑的摩登新顏。

去年年底,位于朱家角古鎮西湖街35號的朱家角大清郵局迎來新生,修繕后的大清郵局既保留原有古韻,也令原本稍顯閉塞的空間得以打開,尤其是外裸的青磚與老木結構空間層次的開放,不僅能讓游客領略到建筑的歷史厚重感,同時還能對清代的磚木結構一覽無遺。而建筑空間也不僅僅承載郵局的功能,而是包含咖啡區、文創區、亭廊、畫廊等功能,旨在為古鎮老街提供全新的文化活動場所。

始建于1903年的朱家角大清郵局,是華東地區保留下來的唯一的大清郵局舊址,距今已有120年歷史,郵局門外的清代銅制鑄龍郵筒記載著歲月滄桑,至今還發揮著作用,每天正常開筒取信。

就在上個月,“信會·角里”朱家角大清郵局120周年紀念展朱家角大清郵局拉開帷幕,數十平方米的空間分為“清代郵品”和“書信展覽”兩個部分。本次展覽的清代郵品包括1878年至1909年間發行的12款不同郵票,有大龍郵票、蟠龍郵票以及宣統元年紀念郵票等,其中大龍郵票尤為珍貴。該展覽將持續至今年5月21日。

記者從青浦區朱家角鎮了解到,除了老糧倉、大清郵局,位于朱家角古鎮西湖街24號的王昶紀念館也將開啟煥新之路。同時,朱家角鎮積極推進非遺文化與老字號的掛鉤,將在王昶紀念館植入國家級非遺項目田歌音樂劇《角里人家》和武術劇《水上人家》等。

城市更新的目的,在于讓歷史建筑重新回歸老百姓的生活。在朱家角古鎮,人間煙火氣和水鄉的雅韻,古老的建筑與新的生活方式融合交錯,動人心弦。

(部分圖片由青浦區提供)

關鍵詞: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