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實體經濟風雨同舟”“投資者發現、認可的價值才是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工商銀行(601398)董事會秘書官學清近日在“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進藍籌”工商銀行專場活動中佳句頻出。
作為市值長期位居國內銀行業第一、全球前三的“宇宙行”,工商銀行將如何為中小投資者創造長期投資價值?如何看待未來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設?今年信貸將如何投放?息差將如何變化?針對這些眾多投資者關心的熱點、重點問題,官學清、戰略管理與投資者關系部總經理王連成、資產負債管理部資深專家趙傳新、信貸與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鄭沖、個人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助理沈小剛等高管,一一作出回應。
(相關資料圖)
優化現金分紅比例,估值修復要靠市場力量
“讓投資者發現、認可的價值才是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官學清指出,2007年至今,工商銀行一直是A股分紅額最高的上市公司,以2023年3月底股價計算,A股股息收益率達到6.93%,H股股息收益率達到8.37%,對于長期價值投資者而言,是具有較強吸引力的。
官學清表示,對中小投資者和中小股東來說,最好的長期價值是公司經營可持續、有效、高效,回報中小股東首先要把公司經營好,同時需要把風險管控好,“因為商業銀行是跟風險打交道的,是經營風險的企業,對風險的識別和管控能力涉及到價值的創造能力。”
為進一步加強、完善對中小股東的回報,工商銀行將繼續加強信息披露、做好投關管理、強化個人客群和中小股東的開發、更多關注中小股東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良性互動等。
官學清透露,進一步優化現金分紅適度的比例同樣是回報中小股東的重要渠道,他指出,目前工商銀行分紅比例在30%左右,凈利潤的70%則被留下來補充資本,為中小股東創造更長遠價值。
“近年來,包括國有大型銀行在內的國有企業市場估值受到壓抑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王連成認為,這也是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重要背景。
王連成表示,今年以來,國有大型銀行股價表現穩中向好,A股股價較年初已回升近10%。在內、外部因素共同驅動下,預計未來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價值型優質股票的市場價值得到充分展現、修復、提升。
一方面,工商銀行自身“強、優、大、專”等長期、可持續、穩定業績表現和現金分紅、較好股息率回報有確定性,加上持續推進的數字化轉型、低碳化轉型,優化客戶結構、業務結構、收入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等改革創新與發展轉型措施,工商銀行持續釋放戰略價值和經營活力,提升自身業績成長性,不斷完善新的盈利增長動能。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和社會環境等外部因素同樣有利于價值型優質股票估值修復。王連成指出,伴隨對資本市場發現功能更加重視,包括國有大型銀行在內的國企將進一步強化信息披露,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雙向互動、信息公開。在社會環境端,商業銀行外部相關法律制度、監管制度的完善將促進中國大型商業銀行高質量發展,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中扮演金融供給者和價值創造者“主力軍”角色;伴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設,逐步形成相對較好的市場輿論環境,也將助力大型商業銀行市值修復和提升。
與實體經濟風雨同舟
“用投融資總量支持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聚焦服務實體經濟本質要求,跟實體經濟風雨同舟。”官學清指出。
去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持續部署推動制造業發展,包括設立額度為2000億元以上的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專項支持金融機構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業、社會服務領域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設備更新改造提供貸款;鼓勵引導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信貸投放等。
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共增加7.58萬億元,其中,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中長期貸款新增占比超過六成,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等領域。
趙傳新表示,“十四五”期間,工商銀行將保持實體經濟的充足信貸供應,推動貸款總量穩健增長。同時,積極順應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形勢變化,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做好客戶和投放區域優選,推動信貸業務布局優化和穩固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信貸業務可持續發展能力。
具體來看,聚焦“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加大對水利工程、交通領域、能源項目、城市燃氣管道、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國家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的儲備力度;持續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民營企業等關聯帶動效應強的重點領域投放力度;布局個人財富、剛需和改善性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居民消費領域,同時,融入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為重點區域建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個人住房貸款恢復性增長,提前還貸量有望回到合理水平
去年下半年以來,尤其是今年春節假期以來,“提前還房貸難”成為諸多購房者關注的熱點。人民銀行、銀保監會2月9日曾召開部分商業銀行座談會,要求商業銀行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保障客戶合法權益,改進提升服務質量,按照合同約定做好客戶提前還款服務工作。
沈小剛指出,今年一季度,工商銀行按揭貸款的提前還款量為160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了300億元。
“雖然漲了300億,但整體增幅有所回落”,沈小剛表示,預計下一步隨著住房按揭市場的持續恢復、隨著投資者信心的持續恢復,在不久的將來提前還款有望回到合理水平。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商銀行按揭貸款余額達到6.39萬億元,一季度增量為2700億元,環比上漲39%。沈小剛指出,從單月數據來看,1-3月整個按揭貸款呈逐月增長態勢,整個投放量在同業保持領先。
當下我國經濟正回升向好,市場預期及信心穩步改善,社會融資和投資活動逐步活躍。趙傳新表示,從今年一季度的貸款投向結構變化來看,除了個人住房貸款結束去年四季度逐月負增長走勢、實現恢復性增長,中長期公司貸款占比較上年同期也有所上升。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工商銀行中長期公司貸款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近6個百分點。
趙傳新指出,當前工商銀行有效貸款儲備總體穩定充足,可以支撐一至兩個季度貸款保持平穩投放。
貸款重定價對息差影響將減弱,城建領域總體風險可控
“受去年LPR下調的延后影響,各行資產端收益率進一步下降,預計今年銀行業還將延續凈利息收益率(NIM)收窄態勢,凈息差也將面臨一定下行壓力。”趙傳新表示。
去年以來,受市場供求關系變化,銀行貸款價格下行,但存款成本并未隨之減少,整個行業面臨凈息差整體管控壓力。從2022年業績報告來看,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國有四大行凈息差均呈收窄態勢。
“在宏觀經濟增長逐步恢復的驅動下,影響NIM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確定性因素多于不確定性因素,后續NIM降幅將呈現邊際改善趨勢。”趙傳新指出,從一季度數據來看,工商銀行新發放人民幣貸款利率環比去年四季度微降,3月新發放貸款利率月度環比小幅回升,貸款利率呈邊際逐步企穩態勢。
趙傳新還指出,工商銀行公司貸款重定價分布相對均勻,個人住房貸款在2019年LPR定價方式轉換時,也實現了均勻重定價。前期LPR下調、差異化房貸利率政策調整影響在2022年已陸續體現,貸款重定價對2023年息差的影響將逐步減弱,一季度工商銀行存量人民幣貸款收益率降幅低于主要可比同業。
此外,官學清表示,隨著中國市場利率的變化,未來NIM下墜幅度會產生哪些變化還有待觀察,目前工商銀行已采取了諸如資產端、負債端精準化定價,強化EVA考核導向,堅持風險偏好中性,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等舉措減弱NIM下墜程度,建議市場把NIM和其他核心財務指標對比分析,更全面、更準確地進行專業分析和判斷。
針對當前城建類貸款存在的風險,鄭沖指出,西部、東北個別縣市出現的短期償債風險值得關注,預計隨著國家經濟金融政策陸續落地、見效,市場預期企穩,城建領域經營穩中有升,城建領域總體風險可控。
官學清認為,要正確看待當前城建類貸款在個別地方出現的階段性問題。“下一步城市化空間很大,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還需要很多配套,這個過程中如何形成良好現金流運轉、風險管控,會有很多政策去優化推進。”官學清稱。
對于未來資產質量的走勢,鄭沖表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信貸資產質量穩中向好”。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2月末,工商銀行不良率為1.38%,較上年下降了4BP,已連續8個季度下降;逾期貸款比例1.22%,較上年下降1BP,逾期貸款比不良貸款的剪刀差已經保持連續11個季度的持續下降。
鄭沖指出,當前經濟運行回升好轉步伐加快,為商業銀行提供了良好的信貸業務發展基礎和環境,也為保持資產質量穩定和改善奠定了堅實的外部環境基礎;同時,工商銀行長期以來積累了良好的風險管理能力,有較為充分的回旋余地和能力去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