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2023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環球今日訊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獨家 > 正文  2023-05-11 19:09:39 來源:新浪

2023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經歷疫情影響,中國2022年的電力增速不及預期。1月19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23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8.6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而中電聯在2022年初預計當年電力消費增速為5%-6%。


(資料圖片)

全年來看,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二、四季度電力消費增速較低,分別為0.8%和2.5%,一、三季度增速分別為5%和6%,處于中電聯的預測區間。

分行業來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城鄉居民用電量1.3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8%,增速較高。天氣因素對居民用電影響明顯,2022年8月,全國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全國平均氣溫達到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當月居民生活用電增長33.5%。2022年12月,四次冷空氣影響中國,全國平均氣溫為近十年來同期最低,當月居民生活用電增長35%。

電力增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占比最大的第二產業用電量5.7萬億千瓦時,同比僅增長1.2%,是電力增速不及預期的主要因素,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在二季度、四季度都是負增長。具體到不同行業,其電力增速也反應了行業景氣度,如新能車整車制造用電量大幅增長71.1%,而建材中水泥行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5.9%,消費品制造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7%。

電力裝機方面,盡管在經歷2021年電荒之后主管部門強調了煤電的保障兜底作用,煤電項目核準也在2022年出現回溫,但總體低碳轉型的趨勢并未受影響,且程加速趨勢。

2022年,中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裝機1.6億千瓦,占80%。截至2022年底,中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5.6億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12.7億千瓦,占比達到49.6%,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新投產的總發電裝機規模和非化石能源裝機規模都創歷史新高。

電量方面也延續了低碳轉型趨勢,2022年,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8.7%,占總發電量比重達到36.2%,增加1.7個百分點。煤電發電量同比增加0.7%,發電量比中為58.4%,同比降低1.7%個百分點。并且在三季度來水偏枯時,煤電發電量同比增長9.2%,發揮了兜底保供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電力市場化改革在繼續深入。2022年,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52543億千瓦時,同比大幅增長39%,市場化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60.8%,同比大幅提高15.4個百分點。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電力生產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年度電力報告,到2025年,全球每年新增的電力消耗將大致相當于英國和德國目前的用電量。預計屆時中國將占全球電力需求的三分之一。

中國將占全球電力需求三分之一

中國持續不斷地需要更多電力來運行全球工廠,并為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提供充電服務,表明中國對更多電力的迫切需求,這將把全球電力需求推到新的高度,加劇公用事業公司跟上步伐的壓力。

隨著各國為實現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而補貼更環保的技術,并致力于使供暖和工業過程脫碳,世界各地的電氣化正在增加。這就需要公用事業公司投入更多資金建設發電站,用可再生能源補充化石燃料,并埋設更多電纜以擴大電網容量。

IEA預計,2024-2025年間,電力需求的年增長率將達到3.2%,相比之下,今年為2.6%。

而由于歐洲和美洲的大幅削減抵消了亞洲煤炭和燃氣設施的增長,預計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約占總排放量的40%)將趨于平穩。

此外,IEA表示,到2025年,全球發電排放強度(即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平均每年下降約3%。

對于2023年的電力供需形勢,中電聯預計中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拉動電力消費需求增速比2022年有所提高。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15萬億千瓦時,比2022年增長6%左右。

2023年中國一次能源需求增長5.3%,較2022年的2.9%激增。預計2023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將從2022年的56.2%下降至55%,因可再生能源和核電增長。

電力需求將增長5.5%,增幅高于2022年的3.6%。受益于中國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工業電力需求(特別是高科技、綠色制造業和其他高耗能行業)將急劇上升。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2023年凈零排放來源發電量的占比將達到38%,高于2022年的36%。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全球可再生電力容量將在2022年至2027年間增加2400 GWh。這與今天中國的總電力容量相同。這一預期增長率比一年前預測的增長量高出30%,可以看出各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追加政策權重的速度有多快。

IEA還預測,可再生能源在未來5年將占全球電力擴張的90%以上,到2025年初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能源大轉變正在以比兩年前更快的速度進行。

IEA強調,可再生能源已經快速擴張,但全球能源危機隨著各國國家尋求利用能源安全利益,進入了一個增長更快的驚人新階段,世界預計將像過去20年所做的那樣,在未來5年增加大量可再生電力。

目前,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歐洲走在了最前面。截至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發電總量中的比重均超過40%。遠遠領先于美國(20.6%)和日本(21.7%)韓國僅占7.2%。雖然不是所有歐洲國家的平均數字,但決定歐盟競爭力的國家的這種超前行動使碳邊境交易制度(CBAM)的實施成為可能。

歐洲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積累了最多的商業經驗和技術,占據了比較優勢。例如,英國2020年前后煤炭火力發電約占40%,但目前煤炭即將完全退出。英國在此過程中安裝了約1萬臺以上的風力發電機。

《2022-2027年中國電力生產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鍵詞: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