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13日訊(實習記者 朱凌)在電子行業整體表現低迷的背景下,力芯微2022年、今年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呈“雙降”狀態。
在5月12日業績說明會上,力芯微董事長、總經理袁敏民在回答《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終端需求正在逐步恢復,庫存也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公司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不斷加大研發力量,開拓新的產品,爭取實現更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
財報顯示,2022年,力芯微實現營收7.68億元,同比下降0.78%;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同比下降8.34%;今年一季度,力芯微營收1.78億元,同比下降32.64%;歸母凈利潤2765.87萬元,同比下降57.82%。
(相關資料圖)
有投資者在業績會上提問,“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大幅下降,股權激勵目標難以實現,公司今年還要股權激勵嗎?”
據股權激勵計劃,2023年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目標為,以2020年凈利潤為基數,2023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240%;或以2020年營收為基數,2023年營收增長率不低于120%。以2022年凈利潤、營收為基數換算,即202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需不低于55.95%;或營收同比增長需不低于55.59%。
袁敏民回應稱,股權激勵計劃第一期已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作為重要的激勵方式之一,有助于核心員工與公司之間形成“命運共同體”,后續如果有相關計劃安排,公司會及時履行公告義務。
袁敏民表示,去年三季度以來,公司消費電子業務逐季恢復,預計今年總體呈現逐季恢復的狀態,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
據年報披露,受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消費電子市場整體表現低迷等因素的影響,2022年境外營收4.04億元,同比下降7.75%。
其中,2022年,力芯微向最大客戶三星的銷售額為3.09億元,同比下降4.57%。
袁敏民稱,目前公司跟三星的合作在有序進行,占比變化不大。公司正加大國內業務的拓展,為營收增長提供新的來源。
袁敏民在回答《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問時還表示,公司堅持不斷開拓汽車和工業領域等新的產品領域和客戶,公司每年都會根據市場情況和客戶需求推出新的產品。
力芯微此前披露,公司電源芯片和信號鏈芯片進入了比亞迪等品牌。
袁敏民還向《科創板日報》記者透露,公司一季度,電源防護芯片收入占比37.16%,電源轉換芯片收入占比38.44%,顯示驅動芯片收入占比3.73%,其他類別收入占比20.66%。
記者注意到,其他類別收入占比較2022年略有增長,其中包括智能組網延時管理單元等。據2022年年報,力芯微子公司墾拓微的智能組網延時管理單元銷售收入達7,231.97萬元,同比增長56.32%,該產品主要應用于數碼電子雷管。
袁敏民稱,墾拓微業務已在國內外拓展,目前處于上升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上證e互動平臺顯示,力芯微最近一次,亦是唯一一次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距今已超過一年。
有投資者質問,“其他半導體公司都有機構調研,怎么貴公司沒看到機構調研,是公司不讓調研還是什么情況?”“公司是否歡迎中小投資者來實地調研,與高管互動?”
袁敏民沒有正面回應未披露接待機構調研情形的原因,僅回復道,“歡迎廣大投資者來公司交流,公告披露的電話、郵箱均可預約。”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