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林楠)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近日,重慶市舉辦了豐富的科普宣傳活動。21日,30位來自九龍坡區的學生代表來到重慶市動物園,參加了“我愛國寶大熊貓”研學活動。22日,重慶市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科普活動在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舉行,上百名青少年走進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零距離了解了重慶的地質演化、生物多樣性的內容。
(資料圖)
大熊貓“便便”原來是香的!“我愛國寶大熊貓”研學活動舉辦
5月21日,30名學生代表參加了九龍坡區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孩子們在志愿者的帶領下,來到重慶市動物園,體驗了一次有趣的“我愛國寶大熊貓”研學活動。動物園工作人員為孩子們準備了大熊貓知識問答、大熊貓繪畫、參觀大熊貓等活動內容。
學生們參加動物園的大熊貓知識搶答。記者 林楠 攝
“重慶動物園一共有多少只大熊貓?”“除了竹子,大熊貓還愛吃什么食物?”工作人員拋出一個個問題,孩子們積極搶答,答對就能獲得和大熊貓相關的小禮品。
“那么,你們知道大熊貓的便便是什么味道嗎?”當工作人員提出這個問題時,孩子們紛紛搖頭,這時,工作人員拿出了保鮮袋裝好的“便便”。一個小朋友毫不嫌棄地拿起來一嗅,大聲喊道:“是竹子的清香!”
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彥表示,舉辦這樣的科普教育活動,為的是引導群眾加入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中來,“特別是在小朋友心中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和意識”。
八大主題活動 持續6個月
5月22日當天,重慶市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科普活動正式啟動,將持續至今年11月。活動期間,重慶將開展“八個一”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學生們帶來文藝表演。記者 林楠 攝
其中,“一句話”征集活動已于5月份啟動。活動通過新媒體平臺,面向重慶市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群體開展征集,即用一句話描述青少年心中的重慶生態環境形象、感受或寄語等。
“一套科普讀物”即出版以重慶本土常見野生動植物觀察為主要內容的生物多樣性系列科普讀物——《重慶市生物多樣性科普叢書》,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生態圖鑒的形式,分門別類成冊。其中,《蝶舞山城》《鳥瞰山城》《花漫山城》三冊于活動當天發布并贈送給優秀青少年代表。
“一張科普地圖”即《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地圖》。
“一支科普專家團隊”即由科研院所、高校、科普基地等近20家單位,涉及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等多個學科,共30余人共同組建我市首支生態環境科普專家團隊,積極參與生態環境科普創作、熱點解讀、科普報告等工作。
“一批生態環境科普小小講解員”,即面向重慶市廣大青少年,招募一批“生態環境科普小小講解員”,以“大手牽小手”的形式,由生態環境領域專家帶領他們,在專業科學知識體系的指引下共同走進《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地圖》中的重點區域,用青少年視覺尋訪、觀察、記錄,開展系列研學。
多區縣聯動 有料、有趣的科普大餐接連上線
啟動儀式上,上百名青少年走進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零距離了解了重慶的地質演化、生物多樣性的內容。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還現場視頻連線大足和巫溪,與正在當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探究活動的學生們互動,為偏遠地區的孩童們帶去有料、有趣的科普大餐。
此外,啟動儀式上,還為重慶市第三屆青少年生物多樣性探究大賽獲獎學生、教師和學校代表頒獎,并啟動第四屆青少年生物多樣性探究大賽。
據了解,今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期間,重慶各區縣也推出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北碚區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走進縉云山,面向社會招募親子家庭,通過科普小課堂、互動游戲等引導大家體驗大自然的神奇偉大。九龍坡區、江北區積極協調轄區內科普教育資源,開展關于保護珍稀動物的研學活動。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