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3日訊(通訊員 田玉霞 李端)近年來,沅陵縣五強溪鎮金銀池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托深厚的少數民族文化底蘊和良好的民族團結進步傳統,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美麗村寨”創建有機融合,努力打造民族團結幸福家園,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該村黨支部書記廉小菊,巾幗不讓須眉,舍小家顧大家,堅持凝聚民族團結同心力,帶領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美麗村寨”示范創建,2022年,金銀池村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百村萬戶”市美麗示范點。
高舉黨旗,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創建以來,村支部書記廉小菊充分發揮自身以及村支兩委的領頭作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托本村良好的民族團結傳統,自立創建“美麗村寨”帶頭人,發動家人親友全力參加“美麗村寨”的創建和自家美麗庭院的打造。創建初始,廉小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按照農戶“八整潔”標準搞好自家環境衛生,并召集村支兩委干部、村小組長、黨員到自家進行參觀學習、現場講解培訓,要求村組干部、黨員按標準搞好自家“八整潔”,聯片包戶示范整體推進。有了“風向標”,群眾便有了方向,同時村干部發揚“不怕苦、不怕臟”的精神,帶領黨員、村民、保潔員進行地表垃圾清理、溝渠污水治理、垃圾分類等環境整治建設,堅決扛起整治農村”臟、亂、污”的大旗,讓村五老、鄉賢深受感動,通過村五老、鄉賢的小組屋場自發動員,召集村民獻計獻策,并不計報酬的投入勞力,各民族人民像石榴子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掀起了“全民參與”的創建熱潮。
同心筑夢,共建共享幸福榮光。示范推進“美麗村寨”建設,該村從以扮靚鄉村顏值,打造美麗和諧家園為切入點,依托原有生態資源,發動各民族人民積極參與,投工投勞。村莊內1處閑置空地和2處老宅基地通過流轉后,重新規劃,修建成“微停車場”和“微公園”;廢棄多年的2處枯水塘進行修復整修成“蓮花池”;把15棟傳統陳舊木房打磨翻新,院子種上花草樹木,普通的農家小院變成了生態宜居的“美麗庭院”;村口修建“云端亭”、“功德亭”和一塊寬1.3米、高1米的“云端上的美麗人家--金銀池”功德紀念碑,把鄉風文明傳承打造成“微景觀”;將農村特色景觀與村莊傳統民俗文化、鄉愁元素相結合,打造出美麗鄉村“云端景”。創建期間,無論是外嫁女還是外出務工的村民都自發性地捐款以表達對創建工作的支持,共收到群眾捐款共計5.53萬元,展現了金銀池村全體村民齊心共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民族風采,增強了各民族的認同感、榮譽感和幸福感。
該村始終堅持”聽黨話、跟黨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促進各民族團結共同發展為宗旨,以各民族人民幸福健康快樂為己任,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美麗村寨”創建為著力點,擔當全村村民駛向幸福美好未來的“火車頭”,掀起全員參與熱潮,共建共享美麗家園,共同繪就民族團結同心圓。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