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見習記者 石飛月 北京報道
(資料圖片)
“百億只是開始,市值與業績雙千億不遠了”,2018年末,聞泰科技創始人張學政放出這樣的豪言。盡管此后很快市值達到千億,但這也維持不到三年時間。8月28日,半導體板塊震蕩反彈,聞泰科技開盤沖擊漲停,最終收盤時的市值也只到556.53億元,至于業績上的輝煌,以2022年的580億元營收來看,實現上千億的目標依然遙遠。
從2019年收購安世半導體到現在,聞泰科技成功讓自己躋身IDM(垂直整合制造)和ODM(原型設計制造商,即貼牌)兩大行業龍頭的位置,但從剛剛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財報來看,該公司雖然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卻依舊無法逃過行業周期的迷局。業內人士建議,聞泰科技最為關鍵的還是增加研發投入,建立起自己的技術壁壘,才能在行業下行的時候,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利潤率和市場份額。
產品集成業務扭虧
8月28日,半導體及元件板塊整體漲幅為0.1%,116只股票上漲,聞泰科技領漲,開盤和盤中一度沖擊漲停,最終收盤時漲幅達到8.95%。
聞泰科技股價大漲,一方面受當日大盤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剛剛公布2023年上半年財報,呈現出了一份還不錯的成績。
2023年上半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92.06億元,同比增加2.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8億元,同比增加6.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8億元,同比增加1.54%。
與去年和上一季度相比,聞泰科技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重新恢復增長,2022年,聞泰科技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滑44.1%,今年一季度下滑8.42%。
具體到業務層面,聞泰科技最主要的業務產品集成業務(ODM)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06.21億元,同比增長6.19%,凈利潤為0.0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2022年,這塊業務已經開始虧損,虧損額達到15.69 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的虧損額也達到1.08億元。上半年扭虧主要在于二季度業績回暖,數據顯示,聞泰科技二季度實現營收103.3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5億元。
財報中,聞泰科技表示,面對消費電子市場疲軟,公司產品集成業務上半年積極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努力扭轉經營虧損局面,與此同時,公司積極爭取新訂單,繼續拓展海外客戶,推動國際大客戶業務上量。
但從根本上說,消費電子市場目前的情形依然不容樂觀,聞泰科技想要在下半年依舊保持盈利也并不容易,《華夏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聞泰科技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產業觀察人士丁少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聞泰科技想要在下半年保持ODM業務盈利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這一方面取決于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同時也受聞泰科技自身高端制造能力的影響,通過技術升級提升該公司在行業中競爭力和溢價能力的提升,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盈利的目的。
ODM行業利潤微薄
事實上,聞泰科技這兩年陷入虧損,不僅受到整體消費電子市場低迷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ODM行業利潤微薄、抗風險能力較弱的現狀。
ODM業務是聞泰科技的立身之本,即便后來向半導體等方向轉型,聞泰科技的營收依然主要依賴ODM業務。
聞泰科技創立于2006年,被稱為中國第一家ODM企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全球手機三大ODM巨頭之一,且是目前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唯一一家筆記本電腦生產商。
另外兩家手機ODM巨頭,是華勤技術和龍旗科技。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全球智能手機ODM/IDH追蹤報告顯示,2022年聞泰科技與華勤技術、龍旗科技在全球智能手機ODM/IDH市場中分別占據了19%、28%和28%的份額,共同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ODM/IDH市場份額的75%。
根據這三家公司的營收數據對比,可以看出華勤技術體量最大,聞泰科技排在第二,龍旗科技排在第三位,2022年營收分別為926.46億元、580.8億元和293.43億元。
然而,ODM存在兩大難題,即便是三大巨頭都難以逃開的行業困局。
一方面,雖然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將訂單交給外包廠商,但ODM企業的發展依然受到消費電子周期性行情的影響。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全球智能手機ODM追蹤報告顯示,智能手機ODM/IDH出貨量在2022年同比下降了5%,這是因為一些手機廠商因為市場需求減少,削減了一部分訂單。
另一方面,ODM廠商毛利率普遍較低,在10%左右。以聞泰科技為例,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其ODM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2.11%、8.71%、8.74%和9.1%。
“提高ODM業務的利潤水平,最好整體上提高高端制造的能力,形成更高的技術壁壘,比如像臺積電這樣的芯片代工廠,利潤水平就比較高,因為這些企業有真正的技術壁壘,當然對品類的選擇也很重要,越是高精尖的品類,利潤空間就會越大,越是低技術水平、高飽和度的品類,競爭就比較慘烈一些,利潤也較為微薄。”丁少將說。
目前,聞泰科技也在與最先進的技術接軌。該公司在接待Blackrock等多家機構調研時表示,ChatGPT等AI應用會為消費行業帶來新的變化,提升了服務器、筆電、手機以及與GPU相關產品的市場需求,公司非常聚焦在這方面,和相關方的合作非常緊密。“目前主流路徑還是需要與英偉達合作,聞泰科技是ODM廠商中英偉達的唯一合作伙伴,配合他們生產配套產品,例如筆記本電腦。”
轉型半導體速度較緩
盡管三大巨頭都致力于拓展產品品類來提升利潤率,但單單是產品集成業務,能夠帶來的利潤畢竟有限,想要獲得長足發展就必須轉型。
在這方面,華勤技術聚焦數字化、自動化轉型,龍旗科技在積極開拓AIoT等新興業務,而聞泰科技盯上了半導體。
2019年,聞泰科技上演了一出“蛇吞象”大戲,以近268億元的價格完成了對安世半導體的收購,成為當時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金額最大的跨境收購案。
這次并購讓聞泰科技的業績和市值都有了質的飛躍。2019,聞泰科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9.85%,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954.37%;2019年下半年,聞泰科技股價逐漸“起飛”,2020年8月3日達到1911.1億元的市值高峰,但從2022年開始,其股價逐漸回落,到目前市值相較巔峰期蒸發超過1300億元。
在ODM業務虧損的情況下,半導體業務養活了整個聞泰科技。今年上半年,這塊業務的毛利率達到41.3%。
不過,盡管聞泰科技不斷加大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發和投入,但近兩年半導體在該公司的營收比例并沒有明顯增長。2020年-2022年,半導體業務占聞泰科技的營收比例分別為19.1%、26.2%和27.5%,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為26.2%。
今年上半年,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的表現并不突出,營業收入同比下降0.27%,凈利潤同比下降19.59%。
這同樣受到半導體行業周期變化的影響。丁少將指出,半導體產業也有自己的發展周期,首先和技術升級的周期有關,原來半導體產業受這個摩爾定律的影響非常明顯,但現在摩爾定律的效果在逐漸下降,技術創新迭代的周期在拉長,此外,外部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包括上游產業的市場供需情況,因此半導體也受到影響。
聞泰科技自身也在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應對這種周期性變化。從這幾年聞泰科技半導體的收入結構中可以明顯看出,來源于汽車的收入在逐年增加,來源于移動及穿戴設備的收入在逐年下降。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半導體業務中來源于汽車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4%、48.6%和61.05%,來源于移動及穿戴設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23%、14.3%和5.69%。
值得一提的是,“受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汽車市場也已經出現增長放緩跡象”,聞泰科技在財報中指出。對此,丁少將認為,汽車正處于整個產業重構的發展階段,尤其是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非常明顯,這顯然是一個新興賽道,對聞泰科技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的,當然,新賽道需要一個長周期的投入和發展,所以聞泰科技要對此有一個心理預期。
除了半導體業務,聞泰科技還收購了歐菲光的光學模組業務,但截至目前,這塊業務體量較小,仍然處于投入階段,一直未能盈利。2023 年上半年,該公司光學模組業務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07 億元。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