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

由“監督”到“培育”,持續提升工程質監服務水平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資訊 > 國際 > 正文  2018-04-03 11:40:14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由“監督”到“培育”,持續提升工程質監服務水平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站長 張天文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工程建設質量是政府、社會、企業和民眾關注的永恒話題。我國《建筑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實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的建設工程質量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對有關專業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電力行業的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始于1986年,當時設立了基本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并在原各省級電力局設立機構,按照“總站+省中心站+地市(或項目)監督站”模式構建了電力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簡稱“質監機構”)體系。之后,隨著國務院對電力工業主管部門的調整,各級質監機構雖然經歷了多次更名,但工作職責始終未變。多年來,各質監機構一直認真履行職責,廣大質量監督人員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地開展各項監督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問題,認真督促整改,為確保電力工程建設質量,促進電力工業的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將質監總站移交給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簡稱 “中電聯”)之后,電力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簡稱“總站”)嚴格落實“國家能源局歸口管理,質監機構獨立實施,電力企業積極支持”的工作機制,按照“三管理、兩制訂和一承擔”責任要求,認真貫徹國家能源局和中電聯提出的“科學嚴謹、依法監督、優質服務”宗旨,以制度建設、標準建設和隊伍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性地制定了火電、輸變電、風電、光伏發電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大綱,編制了現場監督檢查標準化清單,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平臺,開展了質量監督專業人員教育培訓等工作,實現了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工作的專業化、標準化和信息化。同時,總站也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積極開展項目質量監督服務,承擔了國家重點試驗示范工程和跨省區電力項目的質量監督任務,為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由“監督”到“培育”的轉變

工程質量監督是政府委托中電聯的行業服務職能之一。在國家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放管服”工作的大背景下,總站全面貫徹中電聯“立足行業、服務企業”的宗旨,始終秉持“質量為本”和“質量目標一致”的共贏理念,堅持“示范引領,問題警示,督促引導”的監督檢查工作原則,堅持理念創新和方法創新,對所承擔的工程質量監督任務,主動在“優化服務”方面下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是通過強化節點檢查,抓住質量驗收這個關鍵環節,確保質量問題不進入下道工序。節點檢查方式突出了監督機構、檢查組和檢查人員的獨立性,實現了獨立于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和工程監理之外的完全的第三方監督,提升了質量監督檢查工作效果。

二是在監督檢查內容和方式上,由過去重視行為監督、輕視工程實體監督的工作模式,調整為質量行為監督、實體質量檢查和質量檢測并重的工作模式,在工作內容上增加實體質量檢測的內容,同時強化檢查內容標準化和質量檢測指標化,有效避免了因檢查人員專業水平差異和工作偏好對監督檢查結果造成的不利影響,增強了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性。同時,在監督檢查中,不僅要對照規程規范指出存在的問題,以消除質量隱患,而且也要發現質量管控亮點,培育典型,通過推廣示范,促進各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實現共贏。

三是發揮行業優勢,協助電力建設項目確立科學的質量目標,為企業在培育和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方面提供引領性服務。總站在做好質量監督工作的同時,也探索性地適應工程建設企業的需求,發揮中電聯的行業協會優勢,積極協助各企業推進全面質量管理、開展QC小組活動,推廣卓越績效管理,為電力工程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提供指導和保障,做到了由 “監督”向“培育”的服務模式的轉變。

在電力建設項目實踐中開拓創新

國投湄洲灣第二發電廠新建工程 (簡稱“湄洲灣項目”)建設規模為2臺10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該項目是總站確定的探索創新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方式的示范項目。總站從前期制定監督檢查計劃開始,就與項目業主單位———國投 (福建)湄洲灣發電有限公司、EPC單位———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國投湄洲灣項目部(簡稱“山東院湄洲灣項目部”)一起,根據項目建設質量管理目標和質監大綱規定,制定了監督檢查清單和實體檢測清單,并安排技術水平過硬、經驗豐富的人員組成工作團隊,負責該項目各節點的質量監督檢查任務。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山東院湄洲灣項目部推行分區、分層施工,采取“永”“臨”結合,一步到位等措施,有效解決了設計和施工“兩張皮”問題,解決了設計施工牽一發而動全身所引起的協調難和耽誤工期等問題,減少了二次開挖和施工交叉,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建設和管理成本。但是,這些改變也給現場質量管控和質量驗收帶來了新的問題,不僅施工單位極不適應這些層出不窮的創新,面對顛倒的施工工序、從沒見過的工法,著實無處下手,而且傳統的質量監督工作模式也受到了挑戰。

面對新問題,總站組織專家從質量監督的角度,認真分析項目部擬定的《分區分層建設施工方法》,對施工方法的科學性、合規性和合理性進行評判,仔細查找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點和質量管控難點,與有關企業進行探討和交流,強化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同時,總站也結合質量驗收規程規范,合理調整了質量監督檢查節點,積極為這一創新實踐保駕護航。在經實踐檢驗成功之后,總站建議項目部將該施工方法申請為2017年度電力建設工法,目前已經獲批并申報了發明專利,這也是總站開始由“監督”到“培育”實踐的成功案例。

在該項目先后16次的節點監督檢查中,總站共提出整改問題459項,提出并協助落實改進建議37項,推薦和支持山東院湄洲灣項目部開展卓越項目管理等創新實踐6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6年,經總站推薦,湄洲灣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項目管理成就獎”和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年度 “全國電力企業現場管理星級評價五星級現場”。

2017年9月7日,在第30屆IPMA(國際項目管理協會)世界大會上,湄洲灣項目摘得被譽為世界項目管理界“奧斯卡”獎的國際卓越項目管理大獎金獎,成為我國首個獲此殊榮的電力項目。

為實現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在近年來的質量監督工作中,總站始終堅持“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的理念,發現問題就要指導解決,放下身段與各企業一起,提升能力、培養人才、鍛煉隊伍、打造卓越項目。時代變革、能源轉型,質量監督工作唯有打破束縛,求新求變,才能適應高效經濟和能源綠色清潔發展的要求,實現共同追求卓越、敢于顛覆傳統、敢做敢拼、開拓創新的初心。

建設高質量工程就是科學發展,延長工程壽命就是促進節約,建設質量低劣就是最大浪費,出現劣質工程就是嚴重犯罪,這是廣大工程建設者始終堅持的理念。當然,工程質量監督僅僅是質量管控眾多環節中的一環。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精神,實現由“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轉變,還需要全社會、各企業和廣大建設者的共同努力,共同構建“講誠信、重質量”的文化氛圍,促進各方合作共贏,共同為實現我國電力工業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 工程質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