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岳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謝運策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專訪
高質量發展踐悟
讓基層監督有形又有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推動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在統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促進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銜接,構建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基層監督走深走實。實踐中,如何最大限度整合基層監督力量,推動監督下沉落地?我們采訪了三位地方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
本期嘉賓
吳祚麓 安徽省蕪湖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謝運策 湖南省岳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許永紅 湖北省天門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深化運用大數據監督平臺,實現精準有效發現問題,標本兼治解決問題
記者:綜合各地實踐來看,構建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是解決基層監督點多面廣,信息掌握不充分等常見問題的有效途徑。實踐中,如何深化大數據平臺應用,實現更加精準有效發現問題?
吳祚麓:我們立足蕪湖小微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建設較早、網絡監督基礎較好的優勢,抓住作為國家“東數西算”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契機,將監督與“大數據”深度融合,定期召開“監督一點通”平臺運行工作推進會,與市委群眾訴求感知系統全面對接,聚焦人民群眾“出題”、政府部門“答題”、紀委監委“破題”,推動精準有效發現問題、標本兼治解決問題。實踐中,統籌運用各類信息化平臺,將財政資金、工程建設等重大事項決策過程與實施結果同步公開,方便群眾及時了解情況、咨詢問題、反映問題。比如,我市無為、南陵、灣沚、繁昌等村集體項目較多的地區,將項目建設的會議研究、招標采購、合同簽訂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過程公示,方便群眾監督。建立觸發響應跟蹤機制,以信息化手段實時將咨詢投訴分辦至主管部門,采取后臺巡查、飛行檢查、定期通報約談等方式加大督促力度,打造市縣鎮村四級共建的接訴反饋平臺,今年以來收辦群眾投訴4662件。對平臺投訴事項,按照投訴領域分為工程建設、人居環境、“三資”管理等14類,按照投訴情形分為政策法規咨詢、生活服務訴求、舉報作風或腐敗問題等8類,定期梳理研判,挖掘問題線索。比如,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的物業管理領域問題,組織機動巡察,督促開展全市物業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針對群眾反映的農村廁改問題,督促開展摸排22.49萬戶,發現問題并整改1.63萬戶;針對群眾反映的小微工程招投標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目前已處置問題線索147件,立案39件。
謝運策:岳陽深化“互聯網+監督”、公共資源專責監督系統、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北斗導航公務車輛監管系統等4個平臺的融合運用,實現民聲民意、部門處理、信息公開、監督檢查“同網共看、同線共管、同頻共振”。比如,依托4個平臺,經常性開展大數據比對,讓隱藏的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問題浮出水面。在推進“三湘護農”“洞庭清波”、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等行動過程中,依托監督平臺數據密集的優勢,對行業領域問題進行綜合評估和精準畫像,為系統治理提供參考。在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中,通過對公共資源專責監督系統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出臺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活動“十二不準”,督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廣遠程異地評標、現場不見面開標、不見面答疑和不見面支付評委費用等,有效促進風險防控和行業治理。
許永紅:我們協調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部門開通“一鍵舉報”信息平臺和“雙評議”監督平臺,在人流量大的服務窗口、基層站所、市場、商場、小區、村(居)務公開欄等廣泛宣傳平臺二維碼,暢通信訪舉報渠道,群眾用微信掃碼即可對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進行舉報,讓群眾監督更加便利、觸手可及。以系統思維推動行業治理更精準,對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群眾反映強烈的行業部門,除深入分析信訪、查辦案件情況外,還廣泛收集各部門發現的問題線索,綜合納入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監督,精準掌握行業部門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總體趨勢和表現形式。去年以來,全市已先后開展教育、衛健系統專項整治,共處分86人,有力推動重點行業正本清源。
推動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調、內外聯動的監督格局,讓監督有形又有效
記者:綜合各地情況看,監督力量薄弱影響基層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實踐中,如何充分發揮基層各監督主體優勢,形成監督合力,促進監督落地?
吳祚麓:基層監督往往存在力量薄弱等情況,如不能發揮優勢、聚而用之,就會導致兵力分散,陷入“有心無力”的被動局面。我們結合蕪湖市各縣區面積較小、鎮街較少的特點,在上下、左右、交叉三個方面著力,強化各方聯動,實現“事半功倍”的整體效能。上下聯動,主要是運用上級巡視巡察、專項整治發現的問題,開展未巡先改、未查先改,“由點及面”開展監督,實現“成果+”的效果。左右聯動,主要是通過機制、組織、人員貫通,發揮各方優勢,實現“力量+”的效果。如,各縣區制定巡察機構與紀委監委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機制和貫通融合工作責任清單、“室組地”聯動監督制度、相對固定的協作組制度等,建立了“室+組+鎮+巡”聯動監督體系;全市建立23個鎮街紀檢監察協作區,做到硬件建設標準化、運行流程規范化,并制定28項評價指標體系,將運行情況納入對口聯系紀檢監察室監督重點,今年以來各協作區監督推動整改問題526個,處置問題線索256件,立案61件,處分44人。交叉聯動,主要是通過交叉巡察、交叉監督,解決熟人監督難題。比如,組建市委提級交叉巡察組,各縣區針對重大事項,以協作區為單位分片交叉開展互查、暗訪,有效避免了熟人社會干擾。
謝運策:我們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則,將3至5個鄉鎮劃分為一個片組,由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任片組組長,聯系紀檢監察組、片組內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工作人員為成員,實行統一調度、交叉檢查、聯合執紀的運行模式,有效解決了人情干擾、力量分散等問題。在鎮村兩級中,明確鄉鎮紀委為領導力量,“一盤棋”統籌村級紀檢員、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兩支監督力量,村級重大事項和問題線索直接向鄉鎮紀委報告,解決了村級監督不敢的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監察信息員、廉情觀察員等,并與其他村級監督力量組成村級監督小組,統籌村級監督力量開展監督。如,臨湘市探索組建由村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和村民代表聯合組成的“清廉前哨”小組,開展靠前監督。
許永紅:我們制定“室組地巡”聯動工作落實辦法,完善“室、組、地、巡、校、企”等聯動配合的監督體系,將4個監督檢查室、12個派駐紀檢監察組、26個鄉鎮街道分為4個工作協作區,形成市分級實施、鎮具體負責、市鎮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實現信訪聯辦、案件聯查、監督聯動、問題聯解。比如,在市紀委監委聯系的九真鎮明廟村,我們成立專班到村里了解美麗鄉村項目設計規劃工作,督促有關機構和村委會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避免項目成為面子工程。同時,充分整合市、鎮、村三級監督力量,對項目資金撥付、工程開支、工程質量及群眾滿意度等情況進行監督,并接受群眾問情、問效,確保建設項目在陽光下運行。此外,我們制定相關制度,將協作聯動理念進一步向村(社區)延伸,發揮村級紀檢委員熟悉村情、人員、民意的優勢,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一線。比如,我市岳口鎮開展“資產資源”處置情況專項監督工作時,組織村級紀檢委員開展交叉監督,共清理發現問題300余個,立案4件,規范村集體土地發包770余畝,增加村級集體收入近百萬元。
激發內生動力,善于借助外力,著力構建全面覆蓋、層層聯動、運行順暢的基層監督體系
記者:請結合實踐談談,持續推動完善基層監督體系,有哪些打算?
吳祚麓:完善基層監督體系,既要善于激發內生動力,也要善于借助外力支持。我們創新打造與駐蕪各單位合作新模式,通過隊伍共建、能力共促、成果共享,發揮“第三方視角”獨特優勢,放大基層監督效能。比如,與安徽師范大學合作共建“蕪湖市基層小微權力研究中心”,發揮高校智力支撐作用,加強小微權力平臺應用情況評估、數據分析運用、運行規律研究,進一步借助大數據分析更好地解決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此外,我們還注重把廉潔文化融入城市建設、鄉村治理,正在建設以廉潔為主題的“蕪湖書房·愛蓮書苑”“蕪湖文旅·古城廉路”“蕪湖豐收·鳩茲灣鄉村廉潔文化園”,打造若干點綴式、嵌入式廉潔文化公園,讓基層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廉潔力量,營造廉潔氛圍。
謝運策:我們將繼續把黨委(黨組)與派駐紀檢監察組定期會商作為加強基層派駐監督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先后下發工作通知和多期工作提示,對專題會商工作作出具體安排,我們先后4次組織部分市直相關單位黨組書記、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和縣市區相關負責人,到市直單位現場觀摩指導專題會商會,以點帶面,推動各縣市區派駐機構與駐在單位召開會商會,有的地方還出臺了會商工作實施辦法,規范會商工作。各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駐在單位黨委(黨組)在會商時堅持問題導向,查擺管黨治黨中的堵點難點。比如,君山區紀委監委6個派駐紀檢監察組共指出問題211個,推動各單位黨委(黨組)制定整改措施243項。此外,我們對會商事項落實情況進行對賬,確保責任有落實、工作有回音,嚴格督促抓好會商事項落實,形成了整改監督閉環。同時,各派駐機構加大創新力度,在以會議為載體的會商工作機制基礎上,探索書面、談話、現場、點對點等形式,深度融合會商監督與日常監督,開展靈活高效的專題會商,推動監督落地。
許永紅:我們將圍繞“強化基層監督提升基層治理水平”這個主題,廣泛開展蹲點調研,積極探索基層監督新方法、新路徑,努力推動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并以省紀委監委部署的“法規制度執行年”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強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統籌推進全市紀檢監察系統學習教育培訓、法規制度執行、工作機制優化、監督體系完善4個專項行動,重點抓制度、抓統籌、抓教育、抓考核,加強鄉鎮紀委、村級紀檢委員干部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周周學、月月講”活動,嚴明紀律規矩,努力構建全面覆蓋、層層聯動、運行順暢的基層監督體系,以基層監督實際成效推動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中國紀檢監察報 李張光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