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金礦”,大家想到的是隱藏在高山黃土下的礦藏,殊不知,更大一座金礦就在我們手中。天然的金礦開采總量是有限的。據統計,1噸天然礦石中只能提煉出5克黃金,而1噸在我們眼里毫無價值的廢棄手機,卻能夠至少提煉出400克黃金、2.3公斤白銀、172克黃銅!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我們從哪里找來這么多廢棄手機用來提煉?我國每年廢棄手機總量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僅是城鎮手機保有量便接近6億部,其中的上千萬部手機已經進入淘汰期!
其實不單是廢棄手機,城市里很多廢棄物回收都是可待開發的金山和銀山。有關資料顯示,自然資源經過300年的掠奪式開采,目前,全球80%以上可工業化利用的礦產資源從地下轉到了地上,換句話講,城市里遍布著一座座永不枯竭、更具開采價值的“城市礦山”。
我國的情況也不例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增長性經濟系統依賴資源消耗的線性增長方式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也是巨大的!因此,中國正在轉變快速消耗資源的發展方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產出率,減少資源能源的浪費,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再生資源,也就是變廢為寶。
近十年來,我國循環經濟從理論到實踐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再生資源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來源。統計顯示,前幾年,我國廢棄資源利用總量達到19億噸,整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以每年約15%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3萬億元。
現在,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首先在政策上,國家穩步推進以兩網協同為代表的回收制度改革,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向多品種拓展。其次在技術創新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行業結合,建立再生資源回收交易平臺,提高了再生資源回收交易的便利性,傳統回收交易方式向線上交易服務轉變。
國家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高度重視,提出“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是有效保護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之策”。今后發展循環經濟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自然、經濟、社會和環境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統籌考慮,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圍繞核心資源發展相關產業,形成高效、生態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可以預見,隨著大量政策的推進落實,回收技術的進一步創新,未來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將穩步發展壯大。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