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月9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9日消息,廣東海豐國際重要濕地近日迎來了新年第一份賀禮——1只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彩鸛造訪,這是該濕地首次發現彩鸛。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調查監測與生態恢復中心主任胡慧建介紹稱,該只彩鸛可能是跟隨大型鳥禽遷徙而來,人們要盡量少靠近它,避免過多干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彩鸛是濕地水鳥,作為夏候鳥在中國歷史上分布較為廣泛,特別是長江以南地區,每到夏季,廣東、云南等地會有不少彩鸛到濕地集群覓食、繁殖。由于各種原因,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彩鸛在中國境內少有記錄,因此曾被推測在國內已絕滅。但2008年,貴州再次發現彩鸛。近年來,廣東汕頭、惠州、湛江、東莞、汕尾陸豐等地,也零星記錄到了彩鸛的身影。
廣東海豐國際重要濕地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廣東海豐國際重要濕地作為“廣東十佳觀鳥勝地”之一。近日,廣東省林業局在廣東海豐國際重要濕地啟動“相粵濕地共賞候鳥”直播活動,采用“云觀鳥”的形式,向公眾展示廣東濕地之美和候鳥保護成效。多名專家進行了直播講解。
據監測,廣東海豐國際重要濕地鳥類種群數量逐年呈上升趨勢,截至2021年底該濕地范圍內記錄到的鳥類有256種,其中黑臉琵鷺數量從2004年首次發現的27只,到2022年已達263只,占全球的4.3%,創歷史新高。去年11月,保護區還迎來了十年一遇的“珍稀貴客”——小天鵝。
據了解,2022年,黑臉琵鷺、中華鳳頭燕鷗、彩鸛、東方白鸛等一批批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接連現身廣東,選擇到此過冬或安家。這是鳥兒用翅膀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投票”的生動寫照,也是廣東多年來致力打造“候鳥天堂”的成效顯現。
海豐國際重要濕地的鳥類成群出現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據廣東省林業局介紹,廣東現記錄有野生鳥類584種,遷徙鳥類近400種,接下來將加大對省內候鳥遷徙路線重要節點的保護和修復力度。(完)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