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世界焦點!今晚9時30分,正式開通!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國內 > 正文  2023-01-18 19:37:47 來源:廣州日報

又一條過江隧道來啦!


(相關資料圖)

車陂南隧道

計劃今晚9時30分通車!

屆時,

從海珠區新港東路琶洲片區

到天河區車陂南路通行時間

將從原來的15~30分鐘縮短至2~5分鐘。

除了車陂南隧道,

南大干線也傳來好消息!

車陂南隧道:

開通后過江僅需2-5分鐘

1月18日,

記者來到車陂南隧道新港東路入口看到,

嶄新的柏油路、

已添加上“車陂南隧道”的交通指示牌、

隧道上方樹立的“車陂南隧道”幾個大字……

處處昭示著車陂南隧道已經“準備就緒”。

車陂南隧道開通后

將為珠江兩岸往來提供便利。

此前,駕車從海珠區新港東路琶洲片區到天河區車陂南路通行時間約在15~30分鐘,車陂南隧道通車后通行時間將縮短至2-5分鐘。

同時從車陂南路到珠江對岸的廣州保利洲際酒店一帶也可駕車從隧道通行,無需再繞行琶洲大橋。

不僅便捷過江,車陂南隧道通車還為其他過江通道“減壓”,隧道通車后將極大地緩解琶洲大橋、東圃大橋的過江交通壓力。

“目前來說,琶洲大橋高峰期的單向交通流量為每小時4600輛,飽和度系數達到0.88,屬于中度擁堵接近嚴重擁堵的狀態。車陂南隧道開通后,可以每小時分流640輛車,預計琶洲大橋飽和度系數會去到0.775降為輕度擁堵,對緩解片區的交通擁堵有很大意義。”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車陂南隧道項目負責人張寶湖說。

此外,車陂南隧道構建出一條戰略發展通道,其連接廣州國際金融城與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也是聯通天河區、海珠區交通動脈的重要環節,對促進廣州市東部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15年建設最快的過江通道

車陂南隧道(建設期稱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項目)于2017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工并具備開通條件。“這是近15年來,廣州市過江通道建設最快的一條。”張寶湖介紹稱。

記者了解到,這條歷時五年建設的過江通道南起海珠區新港東路北側,與閱江路相交,下穿珠江,向北與天河區在建的臨江大道、花城大道相交,終點至現狀黃埔大道交叉口,全長約2.07公里。

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道,道路規劃寬度60米,過江隧道段雙向6車道,設計車速為60公里/小時。

國內內河首條單管節最長、

全斷面澆筑的沉管隧道

車陂南隧道的建設采用了港珠澳大橋的同款技術——沉管全斷面一次性澆筑成型技術,這在內河沉管技術領域屬首創應用。

并且,車陂南隧道還是目前國內內河首條單管節最長、全斷面澆筑的沉管隧道。

期待!

廣州未來將形成53座過江通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珠江中心城區范圍現狀建成跨江通道36座(含步行橋),其中西航道5座、前航道14座、后航道17座。初步形成“南北密、東西疏”的過江通道格局。

廣州過江通道建設歷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修建海珠橋開始,至今大致經歷了4個階段,各階段的建設都支撐并引領了廣州城市空間的拓展。

面江建城階段(1949年以前):

隨著工業的發展,珠江南岸集聚形成紡織工業區,舊中軸線逐漸南移,城市空間開始跨江發展,并于1929年開始修建第一條過江通道海珠橋,使廣州實現首次跨江發展,并構建了廣州近代城市軸線。

沿江發展階段(1949年-2000年):

廣州城市空間結構進入“東進、南拓、西聯”階段,城市工業集中設置,廣番、廣佛聯系趨強,開展過江通道大規模建設,并建成16座過江通道,支撐并引領了廣州城市空間的拓展。

如珠江大橋和人民大橋的建設促進了當時廣州工業的空間大轉移,廣州大橋和海印橋引導了廣州城市中心的東移,洛溪大橋的建設引導廣州城市空間南拓。

戰略拓展階段(2000年-2018年):

該階段番禺撤市設區,廣州南站和大學城等重要樞紐、功能片區建設,南沙新區開發,過江通道進入優化加密階段,建成金沙洲大橋、琶洲大橋、南沙港快速等10條過江通道,引導城市空間結構“南拓、北優、東進、西聯”。

高質量發展階段(2018年至今):

珠江沿岸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過江通道建設進入優化加密,完善功能階段。

記者了解到,按照廣州市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部署,過江通道未來需規劃高密度、多層次跨江通道系統,加強珠江兩岸聯系,支撐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

按照有關規劃,未來將形成53座過江通道,較現狀增加17座;其中西航道增加3座過江通道,支撐廣佛高質量融合發展走廊發展;前航道較現狀增加7座,后航道較現狀增加7座,支撐傳統文化軸、現代新中軸,東部科創軸等發展。

未來珠江兩岸重點功能平臺互聯互通水平、廣州南北向進出城及廣佛方向交通出行效率將進一步提升。

橫貫粵港澳交通大動脈

南大干線部分路段今日通車

備受矚目的

粵港澳大灣區橫向交通的重要動脈

——南大干線建設有了新進展!

1月18日,

隨著一組車隊駛上

南大干線番禺大道節點立交匝道,

南大干線西段部分路段

10.9公里正式通車。

西段部分路段開放交通

預計2023年全線開通

據悉,此次通車路段包括鐘三路至國道G105段輔道及部分主線長6.53公里、省婦幼醫院至市新路段長4.38公里及番禺大道節點立交3條左轉匝道。

這是南大干線在2021年開通東段14.24公里后,西段新近取得的重要進展。記者了解到,南大干線預計今年實現全線通車。

番禺大道節點立交是番禺區最大的市政道路立交,不僅設置有4條左轉匝道;還考慮到南村前往廣州市區方向的車流量大,增加了一條右轉匝道以及增加一條匝道提高前往洛溪方向的交通效率。春節后,還將有兩條匝道開通。

此外,由番禺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建設的省婦幼醫院至市新路段長4.38公里,主輔車道于今日通車試運行,與已建成東段14.24公里連接,串聯起南村鎮、新造鎮、化龍鎮、石樓鎮,連接起廣州大學城、番禺汽車城、東部蓮花灣,為連接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橫向交通的重要動脈和產業中軸奠定堅實基礎。

大灣區產業“中軸”

促進大灣區協同發展

記者了解到,南大干線為市、區共建的省市重點項目,位于番禺區北部,西起鐘三路,東至蓮花大道,全長30公里。

項目采用城市快速路標準,主線設計速度60-80千米/小時,標準橫斷面為雙向10至14車道。全線共設節點立交25處,含互通式立交5座,同步建設500千伏楚庭(穗西)電力隧道長12.5公里。

“南大干線往西通過番海大橋與佛山市銜接,往東可通過擬建蓮花山過江通道與東莞市相連,往南連接國家級自貿區-南沙新區,是粵港澳大灣區橫向交通的重要動脈。”

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南大干線項目負責人李佳介紹稱,南大干線建成后將有助于緩解不斷增長的交通壓力。

此外,南大干線還是一條大灣區產業“中軸”,它串聯起廣州南站地區、長隆萬博片區、大石先進制造和科技創新園區、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廣州大學城、番禺汽車城、東部蓮花灣等七個重大平臺,可進一步強化廣州在大灣區協同發展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盧夢謙、肖桂來 通訊員 陳潔珊、鐘世偉、黃國宏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高鶴濤、肖桂來、李波 通訊員 鐘世偉、黃國宏

關鍵詞: 琶洲大橋 城市空間 新港東路 番禺大道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