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16日從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獲悉,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近期開展食品安全抽檢。本次抽檢信息涉及5大類食品,包括:速凍食品、糕點、豆制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抽檢樣品共計1054批次,其中合格1049批次,現公布不合格5批次信息。
(相關資料圖)
不合格樣品:
1.紅彩椒,不合格項目:噻蟲胺
科普:噻蟲胺是一類新型殺蟲劑。長期食用沒有清洗干凈帶有殘留農藥的農產品,可能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加重肝臟的負擔,或者引起惡心等。
2.豇豆,不合格項目:三唑磷
科普:三唑磷是一類殺蟲、殺螨劑,會深度滲入植物組織。長期食用三唑磷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3.小米椒(辣椒),不合格項目:鎘(以Cd計);
科普:鎘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鎘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健康危害。
4.貓山王榴蓮果肉(帶核),不合格項目:菌落總數;
5.奇華扁桃仁餅(糕點),不合格項目:菌落總數。
科普: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已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依法查處,進一步督促企業履行法定義務,并將相關情況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查處情況由企業所在地負責案件查辦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規定公開。
(總臺記者 洪臻妍)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