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公布了2023年度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入選名單,共1366家企業入選,涉及汽車、電子、消費品等眾多產業領域。
(資料圖)
市經濟信息委中小企業處副處長朱俊表示,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大部分是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韌性、就業韌性的重要支撐,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總量達3850家
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新設立中小微企業15.3萬戶,累計達到106.9萬戶,同比增長4.6%,比2018年末增長33.6%。規上中小工業企業達到7232家,近三年凈增840家。全市中小企業吸納就業超850萬人。今年1—5月,全市新設立中小微企業7.6萬戶,累計達到110.5萬戶,監測中小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較1—4月加快0.2個百分點。
去年,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79家,為前幾年總數的1.8倍,達到2484家;新增“小巨人”企業137家,是前三批總數的1.2倍,累計達255家。今年,全市又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66家,總數將達到3850家,預計新增“小巨人”企業超50家。
專精特新企業診斷全覆蓋
我市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格局,離不開政策支持。
據介紹,今年在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方面,市經濟信息委構建“產業研究院+產業園區+產業基金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印發《重慶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實行分類培育。同時,加大政策支持,為我市58家重點“小巨人”企業和相關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1.7億元,市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中小微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企業,2022年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約4.6億元,今年預計將超過去年支持金額。
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完善支持體系,印發《重慶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進一步明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任務和方法路徑。開展免費集中診斷,力爭2023年實現專精特新企業診斷全覆蓋,實現“一企業一報告一建議”和“一區縣一報告一建議”,最終形成全市專精特新企業診斷報告。
朱俊表示,目前,重慶正打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按照工信部和財政部的安排,將組織推動重慶符合條件的區縣積極申報試點,形成示范推廣。
(文章來源:上游新聞)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