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可在電力工程、熱能工程、火能工程等國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相關各類大、中型企業,從事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新能源開發、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工程設計、設備制造、檢修與維護、集控運行、優化運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進行新能源科學教育與研究、管理工作。目前,我國很多院校有開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其中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重慶大學、東南大學、山東大學等院校該專業的評級較高。其他普通的一本、二本院校,很多也有開設這個專業。當然,因為開設該專業的相關院校較多,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所以要注意各院校的背景與學科實力。“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是大學本科專業 ,隸屬于工學大類里面的能源動力類。該專業 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種類、特點、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等,掌握新能源轉換與利用原理、新能源裝置及系統運行技術、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學領域專業知識,培養具有較強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具備能源工程、傳熱學、流體力學、動力機械、動力工程等基礎知識,能在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國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領域開展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工程應用、優化運行及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要課程包括 《流體力學》、《流體機械》、《傳熱學》、《工程熱力學》、《電工電子學》、《自動控制理論》、《能源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風力發電原理與技術》、《儲能原理與技術》、《太陽能發電與熱利用》、《生物質轉化與利用》、《流體機械轉化原理與技術》等。核心知識領域包括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能源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學與工程、風力發電原理、生物質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礎等。考研可以往動力機械及工程、動力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等方向拓展。能源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天燃氣、石油等等。近十年的全球能源危機問題,讓人們越來越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如何充分合理地開采和利用現有能源和研發再生資源,發現和開發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是當前和未來迫在眉睫的全球任務,近年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路上越來越常見的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廣袤草原上的風力發電風車和太陽能光伏板等。“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面向新能源產業,立足于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根據能源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國民經濟發展需要而專門設立的新工科專業。該專業的學習研究方向包含風能、太陽能、海洋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核能等。各個高等院校,根據自身的特點,設置不同的培養學習和研究方向。不同的研究方向,就會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和課程培養方案,以及不同的就業方向和發展前景。考生填報志愿時,需要了解各校的培養方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意愿,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大學專業分享32:新能源汽車工程大學專業分享71:能源與動力工程比如,河海大學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目標是風能方向,培養目標是風場的前期開發與規劃,與風能方向相關的重點課程包括 《風電場規劃與選址》、《風力機原理》、《風力機塔機基礎》、《海上風力發電》等。華北電力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則下設生物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3個方向。華中科技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集清潔與可再生能源科學及工程知識與現代信息技術為一體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廈門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面向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化學儲能、能效等國家急需的新能源產業方向。“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能適應太陽能、風能、分布式能源系統、智慧能源等新興能源領域的設備運行、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及科研部門的工作,也能適用于煤電、氣電、核電、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輕工等行業的動力設備以及制冷空調設備的運行、設計、安裝、調試等工作。該專業涉及比較多的物理、化學生物知識,要求學生理科知識扎實,分析和動手能力強。適合對新能源研究、設計感興趣的學生報讀。#教育微頭條##頭條創作挑戰賽#(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