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一次,李世民請孫思邈入宮,給未出閣的小公主診病。哪料,孫思邈懸絲把脈后,面露難色,輕聲道:“陛下,公主有孕,但卻是死胎。”誰知,李世民龍庭大怒:“來人!把這個胡說八道地庸醫,拖出去斬了!”孫思邈被人稱作“神醫”,他隱居太白山,鉆研醫術。然而,這天,他下山路過河北的縣鎮,見縣鎮爆發急癥,決定留下救治。眼見鎮里的很多百姓,已病重到臥床不起。孫思邈突然想起小時候,自己體弱多病,父母為了給他治病,連家底都被掏空。眼見這些百姓,被病魔折磨的面黃肌瘦,毫無血色。孩子“嗷嗷”直哭,讓他心如刀絞。孫思邈立即開始為百姓切脈,觀察癥狀,開方子。并把現有的藥材分發給百姓,仔細叮囑服用方法。沒想到,三日后,那些臉色蒼白的人,竟奇跡般好轉過來。百姓紛紛前來感謝,面露難色地詢問:“大夫,這藥材要多少銀兩?”孫思邈笑著說:“我下山是為治病救人,不是為了錢財,真要感謝的話,我喜歡杏樹,不如就在寺廟旁,種上3株杏樹吧!”百姓們高興地答應下來,孫思邈這一舉動,和高超的醫術,又分文不取,一時間,他名聲大震,上門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孫思邈離開小鎮后,寺廟的周圍已有一片杏樹苗林,多年后之后,風景如畫。這讓孫思邈的“神醫”之名,傳為佳話。這天,李世民未出閣的小公主,得了頑疾,御醫束手無策。大臣建議道:“陛下,不如請民間的神醫孫思邈,前來醫治如何?”李世民已焦頭爛額,這個時候,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公主。聽到有人能治,欣喜若狂道:“還不快去請!”哪料,孫思邈進入宮中,卻沒看到小公主,他被擋在帷幕之外。孫思邈疑惑不解,扭頭問侍從:“請問,這是……”侍從瞥他一眼道:“公主身份尊貴,是金枝玉葉,豈是你等草民能見到的。聽聞你一手懸絲診脈出神入化,不妨見識見識。”孫思邈卻并不在意,微微一笑道:“那就獻丑了。”說完,取出銀絲,讓宮女們綁到公主的手腕上,孫思邈雙指搭在銀絲上,仔細感受脈搏的跳動。良久,轉身寫一行字,卻讓眾人吃了一驚。上面寫道:脈如游絲,不似人脈。侍從看后,驚訝地看了孫思邈一眼道:“這確實不是公主,是一節枯木。”侍從這才掀開簾子,只見床上正是一節枯木。原來,李世民對孫思邈的醫術,并不相信,就想試探一下。這時,李世民哈哈大笑地走進來,拍手稱贊道:“不愧是神醫,公主的病,就靠你了。”孫思邈依舊用懸絲搭脈,哪料,切脈之后,他面露難色,輕聲說道:“陛下,公主有孕,但卻是死胎。”誰知,李世民大驚,隨即龍庭大怒:“來人!把這胡說八道的庸醫,拖出去斬了!”然而,孫思邈卻不慌不忙說道:“是不是我胡說,陛下還是問問公主便知!”公主此時,早已臉色蒼白,她渾身顫抖哭訴道:“父皇,是我錯了!”李世民瞬間明白,知道自己錯怪了孫思邈。也不便多說,只是無奈示意孫思邈,繼續診治。孫思邈拿出銀針拿,然后對著公主,不斷落針。一番操作之后,小公主體內的死胎被排出。孫思邈給公主開了幾服藥,讓她按時服下,多加休息。李世民則長嘆一口氣,心中的石頭,總算落地,并要獎賞孫思邈。孫思邈卻并沒接受,施禮道:“救人是我的職責,銀兩就算了,不如多在皇宮種幾顆杏樹吧!”李世民笑了笑,沒有推脫。孫思邈醫者仁心,治病救人,分毫未取,令人敬佩。同時,他不卑不亢,即使在皇宮內,被人戲耍,也沒生氣,面對皇上敢于去爭辯,并且精心救治公主。不僅如此,他還淡泊名利,拒絕獎賞,一生與醫術作伴,只為更好的解決疑難雜癥。我想,好的醫者,大抵就是如此。好的醫者具備仁心和執著的醫術精神,以解除病人痛苦為出發點。此外,好的醫者還應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并能夠善于溝通,與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無論身份高低貴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