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時報觀察 推動資金從“停留賬戶”轉向“投入市場”

當前位置:首頁>資訊 > 焦點 > 正文  2025-10-17 07:03:12 來源:證券時報網


(相關資料圖)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作為衡量全社會資金活躍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狹義貨幣(M1)增速在9月末大幅上漲至7.2%。這不僅比今年2月末的年內低點大幅提升了7.1個百分點,也帶動當月M1與廣義貨幣(M2)“剪刀差”繼續顯著收窄。M1主要包含現金和企業居民的活期存款等高流動性資金,其增長和“剪刀差”的收窄,通常被市場看作是社會投資消費活躍、經濟活力提升的前瞻性指標。不過,企業居民“持幣待投”“持幣待購”并不是更多投資消費付諸行動的充分條件,結合信貸等數據看,當前內需偏弱的情況尚未扭轉,后續M1增速盡管有可能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推動內需企穩回升仍需政策支持加力提效。

M1增速的顯著提升,既得益于低基數效應,也受短期資金因素的助推。一方面,去年受銀行整改“手工補息”影響,存款向理財、貨幣基金等非銀渠道“搬家”導致彼時M1一度負增長,去年9月末的M1增速為2024全年低點。另一方面,季末理財到期回流表內存款、近期金融財政多措并舉推動地方提速清償企業欠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投放等因素,也在短期內推高活期存款規模。此外,今年以來大量前幾年高利率水平的定期存款陸續到期,部分定期存款暫時轉為活期,也是推動M1持續回升不容忽視的因素。

盡管市場常將M1增速、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的變動當作觀測股市資金活躍度的風向標,但隨著資產配置渠道日趨多元,這種關聯性的準確度會逐漸減弱。近年來定期存款利率經歷了多輪調降,企業居民持有活期存款、貨幣基金等類現金資產的機會成本隨之下降,部分定期存款會被固收類產品甚至活期存款承接,這會表現為非銀存款、M1的增加,并非流入股市。

M1增速的持續回升反映了存款活期化,但要推動資金從“停留賬戶”轉向“投入市場”,依賴于市場預期持續改善帶動風險偏好回升,以及內需的實質性復蘇。這離不開促內需政策的持續發力,逆周期調節舉措仍需加力提效。同時,以改革辦法打通堵點卡點,為經濟持續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關鍵詞: 財經頻道 財經資訊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