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24年,“科目三”舞蹈火爆全網(wǎng)。宿州小伙王明樂拍下同村數(shù)十位七八十歲的奶奶跳“科目三”的視頻,收獲了170多萬點贊。如今,這位帶著村里老人跳舞的小伙發(fā)展了新的業(yè)務——帶老人一起烙饃、直播賣貨。王明樂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在網(wǎng)上賣烙饃兩個星期,交易額已達一萬多元,未來他將把部分收益分紅給老人,并將他堅持七年的公益事業(yè)繼續(xù)下去。
想讓老人的生活更有趣
(資料圖片)
重陽節(jié),宿州市蕭縣毛郢孜東村比往常更熱鬧了些,“90后”小伙王明樂正忙著將新買到的大米分發(fā)給村里的老人。這樣的場景,已不是第一次。從最初自掏腰包購買米面油探望老人,到拍下他們跳“科目三”的歡樂視頻火爆全網(wǎng),再到如今帶著他們烙饃、直播、創(chuàng)業(yè),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村里數(shù)十位七八十歲的老人點亮了一抹絢麗的夕陽紅。
視頻截圖
王明樂是土生土長的宿州人,今年30歲的他有一段北漂經(jīng)歷。2017年底,他選擇回到老家發(fā)展,并在縣城經(jīng)營一家代駕公司。每次回村路上,他總能看到村里老人獨自坐在門口,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看他們沒有什么事情做,就感覺死氣沉沉的。”王明樂回憶,那種氛圍觸動了他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此前在北京做代駕時,他就習慣每月拿出點錢,購買生活用品送給附近村莊的老人。回鄉(xiāng)后,他萌生了一個念頭:“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做點什么事情。”
他開始更頻繁地組織、陪伴老人。如何讓他們的生活更有趣?他想到了當時正火爆全網(wǎng)的“科目三”舞蹈,于是拍下數(shù)十位老人一起跳“科目三”的視頻。這條充滿反差感與生命力的視頻瞬間引爆網(wǎng)絡。
帶著老人一起創(chuàng)業(yè)
視頻走紅后,王明樂在抖音上積累了30多萬粉絲。他家的院子也成為老人們的“快樂大本營”,在這里,老人們可以一起唱歌跳舞,也可以一起做烙饃,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去賣。
“以前有人戲稱跟上班一樣,準時準點拿著一個小板凳,就往我家來了。”王明樂笑著說,有時候老人去晚了,家里的孩子還會催:“你該去小王那上班去了!”這句玩笑話的背后,是家人滿滿的認可與支持。在這里,老人們跳舞、蹦迪、聊天,不僅鍛煉了身體,心情也開朗了許多。“大家在一起玩一玩,聊聊天,就什么都不想了,充實的一天就過去了。”王明樂說。
老人們在王明樂家里做烙饃
然而,這些活動僅靠他個人的投入難以為繼。如何讓這份公益事業(yè)擁有“造血”能力,讓老人們在獲得快樂的同時也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收入?今年,王明樂找到了新答案——帶著老人一起創(chuàng)業(yè)。
王明樂注冊了營業(yè)執(zhí)照,開了名為“村里一道光”的抖音小店,主營家鄉(xiāng)特產(chǎn)烙饃。老人們負責施展烙饃手藝,他則負責直播、運營、發(fā)貨。令他驚喜的是,這個新業(yè)務上線約兩周,就已賣出近900單,交易額一萬多元。
“老年人烙饃,我就在網(wǎng)絡上賣,賣了錢再給他們分。”王明樂計劃著,未來要將部分收益作為分紅發(fā)放,目標是讓參與的老人每月能拿到八九百元甚至一千多元,讓他們在兒孫回家時,能自豪地掏出壓歲錢。
想把烙饃生意做好、做大
回顧過去,這條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為了全心投入這項事業(yè),王明樂在2023年左右關閉了代駕公司,其間還遭遇過朋友借錢不還、投資失敗等挫折。家人的反對也曾是壓力來源。“畢竟誰家的父母不心疼孩子對不對?”王明樂說。
不過,王明樂用堅持和逐漸做出的成績,慢慢改變了家人的看法,甚至獲得了央視等媒體的關注。如今,他是村里幾十位老人的主心骨。他不僅用直播收益給老人們買衣服、臉盆、洗衣粉、衛(wèi)生紙等生活用品,更給了他們一份難得的陪伴、快樂和尊嚴。
王明樂為老人組織聚餐
“我的夢想就是讓老年人發(fā)揮自己的余光。”談及未來,這位“追光”小伙目標明確——就是把烙饃生意做好、做大。他希望能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帶領老人創(chuàng)業(yè),讓這些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們在晚年能憑借自己的勞動,活得充實、富足、有光彩。
大皖新聞記者 龔潤澤
編輯 王翠
關鍵詞: 消費導報網(wǎng) 24小時資訊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