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是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體現了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承載引領新一輪開放改革的高度期許。筆者認為,高質量高起點謀劃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使之成為具有國際戰略地位、對全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的大灣區,需要廣東自貿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勇于擔當起探索、示范和引領的艱巨使命,立足三地優勢,加強三地聯動,為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提供重要支撐。
以體制創新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體制機制創新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廣東自貿試驗區要緊緊抓住體制機制創新這個核心任務,率先對標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建立與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和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創新粵港澳合作新模式和建設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潛力,突破對外開放局限,切實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實現《深改方案》明確的廣東自貿試驗區“兩區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即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廣東自貿試驗區首先應在以下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大粵港澳體制合作、體制創新力度,落實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實現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準入相關行業、領域和業務,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進與港澳商事仲裁和商事調解機制的對接,研究出臺便利港澳人才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具體措施。設立營商服務專職機構,與企業、商會、行業協會建立溝通互動機制,探索不同法系下處理法律事務的“一站式”服務。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創造一流國際化營商環境。
以攜手“走出去”拓展大灣區開放新格局
攜手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拓展粵港澳大灣區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廣東要加強與香港特區政府溝通,落實好雙方簽署的“一帶一路”合作意向書,攜手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和便利往來,特別是發揮粵港聯合招商推廣合作機制的作用,共同組織赴“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和地區考察、推介及招商引資,探討投資合作新機遇。
廣東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樞紐、經貿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要積極為粵港企業“走出去”提供指引,及時研究解決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加強與港澳聯合構建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服務和促進體系,完善境外投資項目和境外投資開辦企業的管理模式。支持粵港澳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為企業“走出去”開展投資、并購提供投融資服務。主動對接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項目,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自由貿易園區在投資、貿易、金融等方面開展功能對接。充分利用國際商事法庭等“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公正高效化解糾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以打造核心優勢增強大灣區輻射帶動作用
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培育中心城市、金融創新、服務貿易的核心優勢,形成對全球高端要素、創新發展的強大牽引帶動功能。
發揮灣區核心城市功能。粵港澳大灣區既有香港、廣州、深圳這樣強勁的發達經濟體,也有人均GDP低于我國內地平均水平的欠發達地區,因此,更需要香港、廣州、深圳三個核心城市協調合作,發揮各自特色和競爭優勢,發揮引領輻射作用。為高質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為我國全方位開放戰略提供更強大的支撐。
探索灣區金融創新發展。打造粵港澳一流大灣區,更需要大膽探索粵港澳金融創新,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創新發展優勢。一是推進大灣區金融創新。推動人民幣作為前海、南沙、橫琴與港澳跨境大額投資和貿易計價、結算的主要貨幣。支持港澳金融機構在前海、南沙、橫琴以人民幣開展新設、增資或參股金融機構等直接投資活動,便利港澳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資本金開展日常經營活動。二是設立大灣區海外投貸基金。
推進灣區服務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是世界灣區經濟中發展最強勁、前景最廣闊的領域之一。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需要粵港澳加強服務業合作,大力發展會展、旅游、法律、會計、仲裁、建筑設計等專業服務,為內地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旅游、投資、文化合作提供專業服務。一是構建粵港澳會展業協調機制,二是吸引港澳資本投資廣東旅游資源和產品,三是加強粵港澳法律、會計、培訓、規劃和建筑等專業服務領域合作。
推動粵港澳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和行政服務便利化,需要廣東自貿區大膽改革,破除一切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一是全面梳理港澳服務業進入廣東存在的制度性障礙。二是推動行政管理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督轉變。三是給港澳制定一份低于面向全球的“負面清單”,推動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自由往來。四是推行投資備案制度,健全外商投資監管體系,率先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以創新驅動打造大灣區產業新高地
加強創新驅動是推動大灣區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廣東自貿區要攜手港澳推進科技創新合作,重視發揮香港國際創新中心作用,打造大灣區創新驅動新引擎,加快“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帶動粵港澳科技創新資源向產業鏈高端攀升,推動在現代制造業領域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質變。具體措施有: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創新示范基地等。
質檢要聞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