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下午,豐縣召開由全縣12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及18家部委辦局一把手參加的深化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推進會。
“目前,歡口鎮正在按照‘1+14’(即1個鎮區小城市+14個新農村集中居住區)模式,總投資15.2億元,開啟‘美麗歡口’建設之路。”歡口鎮黨委書記王文亞在會上說。
沒有思想的破冰,就沒有行動的突圍。為貫徹落實徐州市委市政府實施的“振興豐縣”戰略,今年初,豐縣啟動以“振興豐縣”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以“六破六立”為主線,全面查擺解決影響發展的思想根源、體制障礙和制度短板。王文亞當時提出的“歡口鎮全力打造豐縣北部次中心”的“新年行動計劃”,如今有了初步模樣。
近半年后,在省委部署解放思想大討論、全省上下興起思想大解放熱潮的背景下,豐縣進一步推動解放思想再深入、再升溫,以思想大解放推動改革再出發,努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縣委書記王克華表示,解放思想不僅是認識問題,也是實踐問題。經過近半年的思想大解放,豐縣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一批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和難題得以解決,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活力與激情被充分激發;但對標省市發展全局,豐縣產業層次偏低、發展粗放等問題依然存在,需要在進一步解放思想中加以解決。
4月8日,宗申車輛豐縣精益星級工廠開業。宗申此次入駐豐縣,從簽約注冊到完成產能搬遷,形成批量生產能力,只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
縣發改委副主任王惠敏介紹,在年初確立的“六破六立”大討論中,發改委著力“破”庸懶散拖頑疾,“立”馬上就辦意識,對于備案類項目,規定即時申報即時辦結,核準類和審批類3個工作日完成;同時實施“一把手代辦制”。今年以來已辦理注冊服務36個項目,總投資50多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0多億元。
5月23日,在位于豐縣開發區的江蘇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智能車間”——前處理車間,記者看到,車間內發酵罐林立,封裝管道四通八達。除個別巡查人員外,幾乎看不到工人。據介紹,包括配料、殺菌、發酵等環節在內的整個前處理階段,所有生產工序全部由中央控制室通過電腦平臺操作,全線實現無人操作。
該車間是在縣發改委指導幫助下,完成報批的全縣第一個智能車間。“目前全縣已排出10家企業,正在引導他們進行自動化改造,繼而升級成智能車間,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王惠敏說。
為提升企業內生發展動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頑疾”,豐縣還創設中小微企業融資輔導中心,整合全縣資源,幫助企業融通資金、改善經營環境。目前已幫助企業融資7990萬元;實現銀企對接成果123筆,授信金額5.39億元。
解放思想的核心是深化改革創新,突破障礙,增創發展優勢。為此,豐縣重新梳理發展定位,圍繞縣委“12358”發展布局,統籌規劃“1+3+N”載體平臺建設,除重點推進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三大特色園區建設外,還鼓勵其他各鎮依托優勢建設特色集聚區。
近日,梁寨鎮新腰里王村投資1200萬元的京東—豐縣館和投資5600萬元的貝克莊園田園綜合體相繼開工。目前,該鎮正依托果業及三河、兩湖資源優勢,打造一批田園綜合體,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梁寨鎮黨委書記王磊介紹,該鎮把鄉村旅游當作推進轉型的抓手,大膽嘗試以旅游業驅動新型農業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服務業現代化,探索出“一業驅四化”的全域旅游新路徑。
“解放思想,就是要正確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讓綠色發展成為豐縣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和生態優勢。”縣長婁海說,經過近半年的思想大解放活動,豐縣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在江蘇速利達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已全面“禁酸”,拆除所有鹽酸處理線,代之以中性除油劑生產工藝;噴漆生產線全面采用水性漆新材料,廢氣排放降低70%。
速利達是豐縣首家在“263”專項治理和“散亂污”企業整治中,關停整改成功并獲批復產的企業。此次環境整治,全縣共排查企業441家,其中需要關停和取締368家,目前已關閉324家;另有73家正在整改中。此舉標志著豐縣逐步擺脫落后產能束縛,努力走上高質量發展新路。
質檢要聞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