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圍股市等影響,近日港股市場情緒降至冰點,尤其中概股聯網公司股價連跌不止,引領大市走低。繼2021年7月監管政策落地以來,多家中概互聯網公司股價出現“腰斬”。
不過,不管是港股通還是ETF產品,資本對互聯網公司股票越跌越買的趨勢日漸顯著。
中概互聯迎至暗時刻

中概互聯指數持倉由海外上市的50家中國互聯網公司股票組成,持倉占比排名前五位為騰訊、阿里、美團、京東、百度。
以最大權重股騰訊和阿里為例,近一年多兩者股價一路走低。騰訊控股股價自2021年2月創下最高點750.67港元,截至昨日收盤,累計跌幅逾45%;阿里巴巴港股在2020年10月股價最高達309.4港元,截至昨日收盤,累計跌逾68%。
在互聯網公司下跌之余,資金入場意愿卻是有增無減。“中國巴菲特”段永平在2018年騰訊股價大跌之際,買入,隨后2021年8月、2022年2月,段永平連續補倉,驅動他投資的原因,是騰訊的商業護城河。除了加倉騰訊外,段永平對互聯網板塊一直保持高關注度,如在2021年12月6日其曾買入拼多多。
此外,從2021年一季度開始,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芒格通過旗下基金也在持續加倉阿里,坦言未來估計將會進一步增持。其認為阿里即便在競爭激烈的零售領域,依然也有極佳競爭力。
業績或帶動股價延續頹勢
業績層面,阿里、B站、百度等近日均發布了新一季度的財報。
嗶哩嗶哩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第四季度凈虧損人民幣20.96億元,超過市場預期的虧損17.32億元,上一年同期虧損8.44億元,凈虧損幅度繼續放大。
阿里巴巴第三財季(截至2021年12月31日)營收242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不及市場預期的2449.1億元人民幣。
百度第四季度實現營收330.9億元,此前市場預期322.3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41億元,此前市場預期29億元。但超預期財報股價未成功反彈。
面對行業前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互聯網公司的估值確實不高,下跌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二級市場上,今日互聯網公司有企穩跡象,截至發稿,阿里巴巴漲超2%,美團漲超1%,騰訊跌幅進一步縮小近1%。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