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中國金融情報局網-關注品牌質量,聚焦時代發展!

網站首頁

中國金融情報局網

光明網評論員評《阿修羅》電影撤檔前前后后:怪

當前位置:中國金融情報局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2018-07-20 10:44:55 來源:光明網

圖片

日前,電影《阿修羅》官方微博發布公告,表示該片將于7月15日晚間22點起撤檔停映。該消息引發輿論關注。

電影撤檔,與商品銷路不佳下架是一個道理,在市場經濟中是正常現象。該電影號稱7.5億投資,但三天只收獲5000萬票房,撤檔之舉堪稱明智。然而隨著這幾日媒體對事件前前后后的梳理,會發現這件事很怪。

首先,是主創單位的思維認知很怪。撤檔之前,該電影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消息,直指某評分網站對其打分過低,稱“是這個行業的恥辱”,并“正告各種牛鬼蛇神,放馬過來”,認定電影表現不佳是有組織有預謀的惡意抹黑。

其次,是電影宣傳的口徑很怪。在一系列宣傳營銷中,該電影始終把一些宏大詞匯掛在嘴邊,諸如“要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爭口氣”“中國電影上的里程碑”,未經同意,動輒就代表國家。似乎這些嚴肅詞匯一用,就具備了抵擋批評的天然免疫。

再次,是這部電影的投資結構很怪。除了兩家制作單位之外,另有20多家聯合出品公司,涉及金融、醫療、房地產、工程建設等等,有些公司背景云山霧罩、不明所以,以至于網民調侃“洗錢”。

這些怪相,并不罕見。電影表現不佳,于是指責水軍、對手、說不清道不明的勢力干預,早已是一種辯解的常見套路;動輒將個體行為生搬硬套進國家敘事,利用話語結構的嚴肅性為作品質量背書;至于投資結構的眼花繚亂,電影無節制的金融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部電影恰好三者齊備,堪稱“典范”。

閱讀事件的前前后后,尤其是創作單位的諸多宣傳與回應,常有一種底線擊穿的震撼感:莫非大家不具備大致相同的視覺神經、成長在共同的文化環境,何以對“好電影”的理解會發生如此巨大的偏差?對于觀眾用腳投票的正常行為會產生如此稀奇古怪的解讀?

事出反常必有妖。今天的圍觀者,憑借對娛樂圈臺前幕后的直觀感受,大概很難相信這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景觀,僅僅是由于認知水準的原因。正像網民對“洗錢”的質疑,雖是戲言,但也不是沒有現實觀感的基礎。2016年《葉問3》票房造假一事轟動一時:金融資本深度介入電影市場、從而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利益捆綁,相關單位受到處罰。倘若有事涉違規操作的可能,那么就不能止于藝術評價,應當有監管介入。

從整體上看,中國觀眾的審美趣味,并沒有撕裂到不可理喻的程度。就從近期電影的票房看,觀眾對藝術水準還是有著共識性評價的,中國電影市場,總體上并沒有背離常識。然而,近年來屢屢有人顛覆基礎性常識,挑戰公眾的正常審美,其言論的荒誕程度令人咋舌。或許是長期累積的行業亂象與對一些操作手法的迷信,讓部分創作者對觀眾、市場乃至藝術標準本身喪失了起碼的感知、理解的能力,以至于與正常思維格格不入。

在觀眾可以用腳投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電影產業日益開放的趨勢下,任何“反常識”的生存空間總歸會越來越小的。該事件也是對廣大電影創作者的一個提醒:別糊弄觀眾。